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健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调控体系的对策研究(4-2)

(2008-06-24 15:19:10)
标签:

杂谈

分类: 论文

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波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一是增加农业生产成本。通过对农业部的统计数据资料分析,近年来,农民投入家庭经营的生产费用呈快速增长趋势,2004年比2003年增长11%2003年比上年增长9%;农民人均生产费用2004年比2003年增长21%2003年比上年增长5.3%。长沙市农调队通过对农户抽样调查,2004人均农业生产资料支出达447.9元, 比上年增加115.4元,增长34.7%。同时,通过对长沙水稻每亩(两季)生产成本核算,也证明了农资价格上涨大幅度增加了生产成本。2005年每亩水稻(两季)平均总投入747元,分别比2003年和2004年增加99.8元和28.5元,增长15.4%4%二是降低农业生产效益。据国家统计局的一项权威调查资料显示,化肥价格每上涨10%,粮食生产投入将增长3%,种粮纯收益将下降2.9%。按着这一数据结果,结合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发布的20051月国产尿素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19.05%的幅度,则去年因化肥一项投入成本增加所减少的种粮收益估计达5个百分点。由此说明,在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对农业生产收益的影响是巨大的。三是影响农民对农业生产的投入质量和数量。因为农民一年的纯现金数量十分有限,如果在农业生产投入上过多,则生活及其它方面的现金支出必须减少。为了保持生活水平的稳定,许多农民都会选择购买价格较低的农资产品或减少购买数量,以降低单位农资投入成本。据西部某区工农产品成本调查队对该区农户农资购买情况的调查显示,2005年一季度农户购买农资数量同比减少20.7%,其中购买化肥 615.4公斤,同比减少18.4%,购买农药1.4公斤,同比减少27.4%。农业生产投入的减少最终将对农民增收产生不利影响。

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动对惠农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近年农资价格的持续上涨,部分抵消了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许多农民抱怨“中央政策好,就是农资价格高”。如果不尽快抑制农业生产资料持续上涨的趋势,长期保持高位运行状态,必然会弱化惠农政策的实施效果,改变农民对从事农业生产及收入将会增长的良好预期,并对党和国家政策在农村的执行产生不良影响。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国家对农业税实行减征、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对部分地区农民实行良种补贴和对农机具购置补贴,农民因补贴得到的收入人均16元,其中粮食直补收入人均14元,而据农业部的数字表明,农资涨价使全国增加生产费用390亿元,粮食生产平均每亩物质费用投入比上年增加2040元,从而抵消了粮食直补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据某市2005年上半年对1800个农户调查,与上年同期比,农用种籽价格上涨30.1%、化肥上涨28.8%、薄膜上涨20.9%、牧用饲料上涨6.3%,根据调查测算,仅仅由于价格上涨,农民购买农业生产资料的费用人均就多支出39元,而上半年各种惠农政策的落实使农民人均增加收入只有33元。长沙市2005年农民政策性收入平均每亩为53.8元,农资涨价增加投入成本16元,两者相抵实际直接增加收入37.8元,如果除去免征农业税的收入,则农民每亩实际直接增加收入仅13.7元;2004年农民政策性收入每亩为76.5元,农资涨价增加投入成本25.8元,两者相抵实际增加收入50.7元,如果除去减免农业税的收入,则农民每亩实际直接增加收入仅0.7元。 

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原因分析

深入剖析近年来农资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的成因,主要是由于原材料成本加大、供求关系失衡、流通渠道不畅等原因造成的。

(一)市场供求关系失衡,农资储备制度不健全,拉动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市场供求关系是决定商品价格的核心。分析近年来主要农资产品如尿素的价格轨迹,2001年国内尿素零售价格平均每吨为1279元,2002年为1331元,2003年涨至1498元,2004年飙升至1845元,200514月基本稳定在1850元左右,进入5月份,又出现上涨势头,个别地方突破2000元。其中重要原因就在于国内外市场供求关系失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