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好,哈尔滨(二)

(2012-11-03 05:57:43)
标签:

哈尔滨

糖葫芦

透笼街

天华

楷体

分类: 原创
      再次上哈尔滨,是高中毕业到黑大上学了,妈妈为我购置了新衣新裤,新皮箱,新行李,所有一切用的都是新的,还一直送到学校,安顿好住地后,她才返回大庆。从此,她和父亲开始了每天听哈尔滨天气预报的习惯,我开始了独自在哈尔滨生活,并适应这里的生活节奏,他们的习惯和我的适应一直坚持到我毕业。参加工作后,他们开始了另一种牵挂的习惯,我开始了另一个生活方式的适应。以后,又变换了很多次生活环境,工作地点,没变的始终是随着我的变换而迁移的目光和牵挂,我没变的是对他们的付出越来越深的理解和感恩。
      大学时候的哈尔滨就是黑大美丽的校园,是一个寝室的姐妹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是同学们校园里得故事,那些日子,浪漫单纯,单调简单,充满生机,也暗生彷徨,那些风起花落的日子,是我青春岁月里最美的时光。
      同寝四妹是我第一个认识的大学同学,她来自我的故乡肇东,我们同一天报到。她是由父母亲、哥哥陪着来的。她的家人给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都长的漂亮,从父亲到哥哥还有后来成为同寝的四妹都是水汪汪的大眼睛,说话,笑声都如她名字里的玲儿一样,铜铃般悦耳。我俩最投缘,看电影,逛书店,泡图书室,一直到她有了男朋友,我们相伴的时间才少了许多,我独自思想的日子才多了。
      天华是我大学同学报到第一天印象深刻的人。她来自庆安,来报道的是一大家子,母亲、姨、姨夫、好像还有一大堆姥姥家的亲属,放好东西,她母亲帮她收拾完床,把一堆好吃的和叮嘱留给她,然后流眼泪道再见,天华也站在寝室的床跟前看着要走出去的亲人哭,她是我们寝室里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来报道不停哭的人。
       二妹是兰西人,满族。因为家里开着商店的缘故,时时想着怎么为家里从透笼街批发袜子,口红等东西,她母亲总是心疼的批评她,费力带回的那点东西,还不够家里上货车的一个角,她知道母亲心疼她,但还是不停的带这带那,一副很会过日子张罗生活的样子,她的风风火火给了我很深的印象,想必此刻的她一定是贤妻良母,为自己的生活张罗着各种色彩和滋味。
      三妹和五妹是我的老乡,和我不在一个区。她俩都是文静的人,高中时候就是同学,所以一出场总是一对儿,她们同学很多在哈尔滨上学,我加入她们的群体,认识了很多来自大庆的老乡,异乡的生活里,老乡是最亲的人,给了我很多亲情般的温暖。我们一起聚餐取名老乡会,一起看电影,一起作伴回家,一起去车站接送老乡,一起走过哈市的大街小巷,深深体会着乡情的温度。
     六妹红梅是哈市的美姑娘,整个人长的洋娃娃一样,父母做生意,她虽小但独立性很强,活泼还善解人意,善良的她带我们去她家,我亲自下厨,在同寝的几个姐妹帮助下,做了一桌以大家临时买的蔬菜宴,大家一顿风卷残云,最后把她家的剩饺子也煎了统统消灭。我们高兴的同去同归,满足的不得了。第二天,从家回来的六妹告诉我们,她妈妈说,离开家的孩子,真是可怜!一盘剩饺子,几盘青菜就算改善伙食了。
     七妹是林都伊春的小人儿,瘦高的个子,说话嗓门尖还大,个性十足。她家庭条件优越,所以也是最显得轻松没压力的人,我们几个在一起同住的日子,彼此牵挂着,关心着,像一家人一样,有哭有笑,有风有雨,有调皮有恶作,几年的大学生活有声有色,离不开同寝的姐妹们。
     我们几个常常一起逛街,在透笼街批发一堆袜子,一盒口红,添几件价格不高,样子时尚的衣服,回来后,大家按需分配,成盒的袜子零散的进入每个人的衣柜,但口红一看就是一个产地的,颜色不同,品质一样,个个很耀眼,涂抹在装着成熟稚嫩的脸上。
    有时候,晚睡前,趴在窗户上看外面卖糖葫芦的小伙子,等到确定他要走了,一起跑下楼去,和他软磨硬泡降价处理,我们七个和他一个磨牙。结果是,我们每人以半价的成本吃着糖葫芦,再趴在窗户前,看卖糖葫芦的小伙子骑车远去的背影,满足于得到小小便宜的幸福里。还以相同的方式买过苹果,毛蛋。现在,每次看到卖这些东西的人,还会不时想起学生时代的我们,当然,脸上带着路人眼里莫名其妙的傻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