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02日

分类: 教学随笔 |
《定风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苏轼的成就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理解并准确背诵《定风波》这一词作。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诵读来理解这首词的内容、感悟苏轼的人物形象。体会其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感受苏轼豁达豪迈的精神之美。
教学重点:
1、背诵这首词
2、体会词中所表现出的苏轼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
引领学生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境遇的坎坷,让他们学会拥有像苏轼一样在困难坎坷面前的豁达的心胸。
教法:
诵读指导法、问题教学法、点拨教学法
学法:
1、朗读与背诵相结合的方法
2、独立思考法
3、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苏轼的名言:“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二)出示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诵,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
2、从字里行间感受词人的形象,体会苏轼豁达的胸怀。
3、探究本词所运用的写作手法。
(三)学习词的方法
鉴赏诗词三步曲:
(四)、写作背景:
《东坡志林》说:“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
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途中遇雨, 便写出这样
一首词来。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
因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
(五)、活动一:诵读感知
朗读要求:
时间:三月七日
环境:先雨后晴
人物:雨具(拿着雨具的仆人)
同行者
感受:狼狈
故:交代写作缘由。
(七)活动二:赏文析情
1结合课下注解,试着概括词的上下阙各写了什么内容?
上阕写雨中穿行竹林(雨中事)
下阕写雨后斜照相迎(雨后感)
2.作者通过这首词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作者以风趣幽默的笔调,写出途中遇雨的所感所思。表达了词人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
3、请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词中苏轼的形象并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
请用“从______句中,我读出一个______的苏轼”进行赏析。
例如: 从“莫听穿林打叶声”句中,我读出一个沉着的苏轼。再大的穿林打叶声,都打不乱一个人坚定的步伐,只要你视风雨为无物,照样吟啸徐行。
4、词人形象:
从词中我们看到一位吟啸徐行、拄着拐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词人形象。
雨中东坡—笑对人生风雨的达者
雨后东坡—看破人生晴雨的智者
(八)、活动三:探究写法
以小见大、虚实结合、一语双关、寓情于景
(九)、拓展延伸:
1、才高八斗,却壮志难酬。学会和解。
2、爱是世间 最伟大的力量。学会爱。
(十)对话苏轼
学习了苏轼的《定风波》,请你写一句最想对苏轼说的话。
(可以评价他的人或他的词,可以表达你对他的情感,也可以谈他对你的影响。)
(十)、作业:
1、背诵积累苏轼课外的诗词。(必做)
2、做练习册中与本课相关的习题。(必做)
3、请以《东坡先生,我想对您说……》或
《从苏词看人生》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选 做)
板书设计 :
定风波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