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2年09月25日

(2022-09-25 09:48:39)
分类: 教学随笔

九下19课《枣》的教学反思

本单元要学习的是戏剧,这篇课文是本单元最后一篇课文,也许因为他与我们现在的农村孩子的生活处境相距的较近。所以学生学习起来就比较轻松。

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我还是按着以往的教学流程,课前三分钟,然后就是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我就调查一下预习 的情况,同以往一样女生预习,男生不预习。所以我就给学生们一点时间,让他们自己去预习。然后我就提出问题。我讲课的习惯就是从文章 的题目入手,本课以“枣”为题,那么围绕着“枣”描写了几个片段呢。我就带着学生来把握故事情节,这个梳理的过程很流畅。同学们很轻松的说出了捡枣、吃枣、说枣、藏枣、枣儿歌谣。那么请同学们试着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一下这篇课文所讲的内容。学们说得还可以,我试着引导他们说出作者借此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同学们说出作者意图,呼吁全社会人们都来关注留守儿童与老人。也体现作者对现代化进程,引起一些问题的思考。

文章内容清楚了,作者所表达的思想也清晰了,下一步,就是要探究本文的写法,首先我们来探究,“枣”有哪些含义,“枣”的表面意义大家都知道,那么他还代表着哪些含义呢, 我引导着学生。这里的“枣”它代表着哪同种感情,他有儿子对父亲的思念。有父亲对儿子的思念,它代表着一种传统的生活方式,一种传统文化,它代表着故乡。经过我的提示孩子们想到了这是象征手法的运用。然后我又试着引导学生,那么“枣”在全文中的作用时什么呢,孩子们自己说出几点,说他是全文的线索、贯穿全文的故事情况都 是围绕着它来展开的。从面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觉得我把选择的切入点比较好,板书 设计较好,本文的故事情节 一目了然,所以引导学生分析的时候就很轻松。再有就课上一定要给学生自学的时候,这样教师讲课就会很轻松。要不学生是跟不上教师的教学思路,这样一节课就很完成教学任务,有效教学一定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学,然后,不会教师再去引导,这样学生的学有目标,教师的讲也有目标,有目标的导向下去行动,才有收获很多。

希望自己不仅意识到课堂真正的主人是学生,把时间交给学生,在真正的教学过程中也能做到这样。慢慢得学生的自学能力就会有所提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22年09月22日
后一篇:2022年09月25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