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07日
(2022-05-07 15:04:36)分类: 教学随笔 |
《蒹葭》教学反思
这首诗不知已教 了几遍,但是每教一次,都会有不同的的收获。这一次感觉,收获是最大一次。
首先,在教具上,对于我自己来说是一个突破,我用了大概一周的时间,做了一个课件,做得时长很长,虽然很慢,但是我却收获了很多。一路走来磕磕绊绊的,但却很享受这一过程,在这一过程早,每一遇到一个难题,我都会试着去尝试解决,我发现,在尝试的过程中我还是有很大的突破的,最深的感受就是,如果我们在做某一件事情时,感觉到特别的累,那么或许我们应该停下来,去想更简捷的办法,这样会事半功倍,只有选择错了方向,你做起事来,才会感觉累。
其次,就是对文章的挖掘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尤其是文章主题的多样化的探究上,以往,我带领学生挖掘的主题就是爱情说。而这一次又挖掘出四个来,明志说、距离说、理想说、政治说。我觉得也许是我思维能力的提高,能够学会站在多种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那么得到的答案就是不一样的,随着年龄增长,我们会发现世间没有绝对的正确与错误。
再次,教学目标是很明确的,教学环节紧凑,这一节课,我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音韵美、情感美、哲理美,我先是让学生听音频,然后模仿去读,采取多种形式来读,为下文感受意境美、情感美、哲理美做铺垫。以读为切入点,以分析环境为突破口,以感受人物形象为核心,以探究诗歌主题为重心。就这样慢慢的引领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完这首诗歌。
最后,我在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构思一幅画面时,同学们的想象力是比较 匮乏的,不仅想象力匮乏,而且语言也是匮乏的,也许是因为平时积累的太少了。于是我就平时我所积累的古诗拿出来,编成一个浪漫唯美的爱情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古诗人的美丽,激发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我一直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之美,让学生走近历史、哲学、美学。感受到人文之美。
当然了,这一节课虽然在某些方面有些突破,但是也还是有很多的瑕疵。对于课件的操作还是不很熟练,各个环节的过渡语不是很简练的,从而浪费了一点时间。板书也是要加强的,这些都是我以后要特意注意的,加强老师基本功的训练。
虽然教了很多年的语文,课本在重复着,但是我每教一次的方法与角度、侧重点都 是不同的,在不同的方面都是有所突破的,教语文真是很累,但是我感觉在累的过程中,我又收获 了很多,每一次挑战,每一点收获,我都感受到了我生命真实的存在,而是我只活在20岁,然后80岁时,后代把我的拿去埋葬。我希望每一天,我都能走在自己所选择的路上,以一种前行 的姿态在红尘中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