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谒普济寺
童心亦然摄
2021年5月前往舟山群岛上的普济寺

普陀山是舟山群岛1390个岛屿中的一个,到普陀山需经宁波之朱家尖(普陀山)经桃夭门和富翅门两座跨海大桥,车到舟山后换乘渡船前往普陀山,这是游客下渡轮的场景,远道而来的游客,浙江本地的香客纷至沓来,浩浩荡荡,这是国内任何旅游景点平常时段难得一见的场面。。

下渡轮后排了2个小时的队换乘普陀山岛唯一的交通工具景区中巴前往普济寺,排队候车的人摩肩接踵,虽是平常的周六,却不亚于节假日汹涌的人流。

下车后见到的第一个景点多宝塔。位于普济寺海印池南端,建于元朝,是普陀山最古老的建筑之一,浙江省唯一的元代石塔,是普陀山镇山三宝之一。

普济寺山门前是海印池,是普陀山十二景之一,海印池始建于明代,也称放生池,莲花池,池中有三座桥,分别代表福禄寿。这是左侧的永寿桥,也叫莲花桥也叫官桥,凡人经过此桥多能长寿。中为黄帝桥,是达官贵人参拜走的桥,代表禄。右为瑶池桥,也叫平民桥,是老百姓烧香祈福走的桥,代表福。
另一侧看永寿桥,池水为山泉所积,清澈如玉。海印是佛所得三味之名,如大海能印象一切事物,佛之智亦然,能印现一切之法。

导游说永寿桥两侧石栏共有40只石狮,我数两次都是44只,雕刻精美,据说摸摸石狮数个数,能带来好运。

普济寺放生池中部的皇帝桥,也称平桥,北接普济寺中山门,桥中有八角亭,南有御碑亭,有雍正帝所书普济寺兴建和普陀山历史的御书碑。

普济寺外的佛墙。

据说当年乾隆来此敲门不开,一气之下出圣旨,普济寺永远不得开门,。后来经人说和,改为60年开一次山门。站在普济寺的山门前只能望门兴叹。

普济寺三个山门,中为正山门,两侧为东西山门,三门并立即“三解脱门”,意为'空解脱,无相解脱,无愿解脱'。三门分别叫空门,无相门,无作门。山门是佛界和俗界的分界线。游人进普济寺只能走这旁边的小门。

街景

息来禅院位于普济寺西,建于康熙32年,是普济寺僧心明建为其师潮音退居处。现为普陀山学戒唐,专靖戒律学研,不对外。

旧名仁德堂,明末僧如宏筑室据此,现为普陀山佛教协会本部驻地。

济善堂为普陀山佛教协会会址。
准备进香的游客和香客。

大圆通宝殿是普济寺主殿,相当于一般寺庙的大雄宝殿,圆通是观音菩萨的别号,殿内供奉的是观音菩萨。殿高18米,宽42米,纵深24米。观音圣象高8.8米,两旁坐32座观音应身像,加上中间观音佛像宫33身,这是普陀山道场的独特之处。

殿中供奉的是国内唯一的楠神男相观音,是观音菩萨正身,以许大愿为主。
远看圆通宝殿。

普济寺是供奉观音的主刹,建于宋神宗元丰三年,明清两朝三次兴废,康熙38年再次重建,并赐名普济寺。占地37019平方米,有殿堂楼轩357间,于法雨禅寺,惠济禅寺并称为普陀山三大禅寺。这里人头攒动,香烟缭绕。

普济寺中轴线上依次为天王殿,大圆通宝殿,法堂。东轴线为伽蓝殿,罗汉殿。西轴线为罗汉殿,其间还有普门,文殊,普贤,地藏四个配殿。游人及香客摩肩接踵,上香争先恐后,请香不吝金钱,虔诚心照不宣。

游人和香客络绎不绝。

普济寺前身是“不肯去观音院‘,宋嘉定七年皇帝御书”圆通宝殿“匾额,把这里定为专供观音的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