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工作闲暇之余,再写一篇关于从业的文章,以此和广大博友一起分享我的观点,走过那么多年的营销与策划生涯,纵观业界人士及大师级别的人物,细思之后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些同道中人绝对是一流的或者说是十足的“好色之徒”。
为何要“好色”?
大凡看到这个词的时候,第一反应应该是带有贬义的意思,其实不然。人不好色难成大事也,人若不具备好色的慧根或者细胞、潜能,根本就不适合从事智慧产业或者创意产业。因为智商与情商对于这两个产业的从业人员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但恰恰智商与情商向来对“好色”这个词有着不解之缘,古往今来亦如此。
何为好色之徒?
“好色”在大多数人眼中理解为沉迷于女色即为“好色”,而这种人便被称之为“好色之徒”。
我个人觉得,如此理解只是日常生活中,常规思维或者俗套约成的思维模式。
我们不重在理解“好色”这个词的本义,我们关键在于策思和挖掘“好色之徒”的内心轨迹及人性特征。
好色之徒的人性特征
好色之徒拥有极为丰富的情感细胞;
好色之徒拥有极为敏感的视觉神经及触觉神经;
好色之徒具有极强的占有欲和征服欲。
作为从事智业及创意业的从业人员,
只有拥有丰富的情感细胞,才能有无限的创意及灵感,发散无限的创造力、创新力,才能通过策划谋略及大手笔设计引爆市场、挑逗消费者达到亢奋的状态。
只有拥有敏感的视觉神经及触觉神经,才能手眼通天,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才能洞察市场环境,捕捉无限商机,做到合利而动,以变应市场万变。
只有具有极强的占有欲和征服欲,才能拥有王者之姿,王者之魄,才能帮助你的客户攻城掠地,驾驭市场格局,兴风作浪,独占鳖头。
不是“好色之徒”就不要从事策划与设计。因为“好色之徒”所具备的人格特征及隐秘的思维轨迹,恰恰正吻合了智业及创意业对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
========
+
谢国良,实战品牌营销策划人。
+
毕业于中山大学国际商务系,兼修计算机信息技术,学士学位。
+
从业七年来,一直致力于市场营销学、品牌管理学、社会公共关系学及商业竞争法则的探索和研究。
+
先后给160多家企业提供过专业的品牌战略咨询与营销策划服务。
+
曾在高新技术企业、民营企业、广告设计机构、营销策划机构历任市场执行总监、策略总监、营销总监及客户总监多年。
+
现任壹零壹度品牌营销策划机构CBO兼首席策划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