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策划、广告和设计的领域里,经常能听到一些策划师和设计师总喜欢把“国际感”挂在嘴边,开口闭口一句“国际感觉”,试问天天如此喊,累不累?烦不烦?随便策划点东西,命个名或者设计一个LOGO、一套VI什么的,总喜欢说要打造出国际感觉来,殊不知,这些所谓的专业人士一直生活在幻想当中还全然不知,自我感觉良好。站在市场商业法则下,人能不能现实点?试问你有没有想过在大谈“国际感觉”的时候,了解过客户的具体产品、市场定位和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吗?对客户的目标消费者和市场环境做过调查和研究吗?要不要打造“国际感觉”及“国际形象”,个人觉得一定要根据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来定,说专业点就是要根据目前的企业整体战略及营销策略来定,不能盲目地跟随所谓的“国际”,否则最终只会自欺欺人留下华而不实,甚至是一相情愿的结果和局面。
举个例子,我们公司楼下有一个婚纱影楼,名字叫“伊丝蒂娜”,一听多洋气的名字,多有“国际”感觉。但在我们国内,人家多念几遍这个名字之后就变成“你死定啦”;另外北京有一家公司也起了一个类似于国外的洋名字,叫“蒙尼莎”,多念几遍就成了“蒙你傻”;在我国有“蝙蝠”牌电扇,而在西方人的眼中,“蝙蝠”就是“吸血鬼”。所以我们策划命名也好,品牌设计也罢,关键在于要考虑我们客户自身的市场定位在哪里?目标消费者和受众是谁?大到一个国家的国情,小到一个区域的文化都必须要通盘考虑进去。否则,只能是痴人说梦。并不是我们主观地、理想地把自己定位成“国际形象”或者创造一种“国际感觉”,自己就摇身一变真正成“国际”了。假设一款销往中国农村的洗衣粉,我们把名字起一个叫“伊丽莎白”,然后在包装袋上最醒目的位置,放几个诸如“HP”、“NOKIA”等类似的几个英文,这样估计国际感觉出来了,但试问这款洗衣粉有人买吗?我估计我们这些憨厚的农民兄弟,他们怎么看也很难想象到这就是洗衣粉产品。
精准地分析客户及产品的目标市场及消费者,制订企业的整体战略、营销策略,把事情想对,并把事情做对,才能真正符合市场及商业的需求,也才能够让产品投放到终端时真正被市场所激活,同时这才能够真正地体现策划人、广告人、设计人在业界应有的意义和价值。而不是盲目的、主观的、片面的、一味的开口闭口一句“国际感”,如此必然会脱离了市场和消费者的现实需求。当然,只要策略定位正确、并且符合市场及消费者需求的话,我们在策划或者设计的过程中,强调“国际感”肯定是对的,因此是否需要“国际感觉”,我们不能一概而论。
========
+
谢国良,实战品牌营销策划人。
+
毕业于中山大学国际商务系,兼修计算机信息技术,学士学位。
+
从业七年来,一直致力于市场营销学、品牌管理学、社会公共关系学及商业竞争法则的探索和研究。
+
先后给160多家企业提供过专业的品牌战略咨询与营销策划服务。
+
曾在高新技术企业、民营企业、广告设计机构、营销策划机构历任市场执行总监、策略总监、营销总监及客户总监多年。
+
现任壹零壹度品牌营销策划机构CBO兼首席策划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