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感和感冒——防流感戴口罩,防感冒勤洗手
上榜理由:冬季,人们最需提防的就是流感和普通感冒的侵袭。流感的最大危害是引发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它会加重潜在的疾病如心肺疾患,患有各种慢性病或者体质虚弱者患流感后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普通感冒如果治疗不当很容易发展成支气管肺炎。
年老体弱者、儿童、患有慢性病者和免疫力低下的人更容易被流感或感冒找上门来,建议他们可以接种流感疫苗来预防流感。
应对措施:要预防流感或感冒,除了接种流感疫苗外,①、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注意保暖;②、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③、多喝水,多吃水果,适量服用维生素C;④、注意通风,每天开窗通风半小时到一个小时。
此外,还要尽量避免出入公共场所等。流感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到人多的地方最好戴口罩,注意卫生,勤洗手。而感冒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不但要注意气温变化,还应尽量避免接触感冒患者,接触到感冒患者或他们碰触过的东西后要洗手。
二、慢性支气管炎——体质弱者、吸烟者易患病。
上榜理由:慢性支气管炎一般是由感染、长期吸烟等因素引起的。一般来说,体质弱的人、吸烟者、患有慢性病和免疫力低的人(如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肿瘤等),在冬天里都容易发作慢性支气管炎,而且容易发展成肺气肿,严重的甚至会发展成肺心病。
专家点评: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以长期咳嗽、咳痰,或伴有哮喘,常在寒冷季节反复急性发作为主要表现。慢支发病初期症状较轻,常不引人重视。等到病发严重就会危害健康。
应对措施:
1、在生活起居上多注意,饮食要适度,少吃辛辣的食物,多吃蔬菜和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
2、要注意保暖,别着凉。
3、居室要注意通风换气,早晨起来或者白天阳光比较好时最好通风半小时左右,因为室内空气污染也会引发或加重病情。
4、要加强锻炼,但锻炼时要注意不能大口呼吸,最好是口鼻交替呼吸。
三、心脑血管疾病——数日乏力应警惕。
上榜理由:寒冷的气候会使人的血管收缩,使血压增高或血压不稳定,心脏负担加重,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冬天要特别提防心脑血管疾病。
一般来说,如果冬天里数日或数周有乏力、头晕、烦躁、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心绞痛或心绞痛发作频繁、剧烈、持久的情况,就该小心是否是心脑血管疾病找上门来了。
专家点评: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血管病和脑血管病的总称,包括高血压、冠心病、脑出血、脑梗塞等。冬季气温变化无常,尤其是天气骤然转冷时,人体受冷后,血管收缩,造成血管阻力加大及血压的上升,血液黏稠度增高,心脏负荷增加。
再加上寒冷使身体耗能产热,心肌耗氧量加大。许多患者不注意监测血压、血脂变化,就很容易出现以下症状,如多日或突发头晕、头痛、眩晕,肢体活动障碍,心前区疼痛,心悸、胸闷、气短,部分患者伴有恶心、呕吐,严重者出现摔倒、意识不清等。
应对措施: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在冬天要特别注意保暖,预防感冒,规律生活。但也不要因为怕冷就整天闷在家里,应适当活动。
冬季人们的食欲都比较好,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注意饮食质量,控制体重,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注意定期体检,检查血压、血糖和血脂。
而已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要按时服药,不可突然减量或停药。老年人最好随身携带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药物,以备发病时及早服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