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主寺-普济禅寺

标签:
普济禅寺大圆通殿圆通宝殿伽蓝菩萨多宝塔 |
分类: 其他地区 |
普济寺,是普陀山的主寺,也就是说如果你在普陀山只看一个寺的话,那就要来这里。普济寺还有个大特点,没有大雄宝殿,因为普陀山是观音菩萨的道场,普济寺又是普陀山的主寺,所以这里就主供观音菩萨了。
普陀山的全山方丈也住在这里。
普济寺的石牌坊,建于清雍正年间,距今有280多年。

这座八角亭叫做“定香亭”,它所在的桥叫“平桥”,后面的拱桥叫“万寿桥”,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刚才的”观自在菩萨“则在万寿桥的线路上。

影壁、御碑亭、平桥上的香亭,与寺庙的山门同在一条中轴线上。

普济寺的山门,过去曾是御碑殿,后改为山门,基本不开。有个传说,当年乾隆朝拜普陀山就住在寺内,有日微服出访回来见山门已关,遂敲门,有和尚说不能开门,除非皇上来,微服的乾隆只好从旁门进来。后来乾隆就下旨,从此山门不轻易开放。

山门前台阶中央的石刻。肯定有几百年的历史。

普济禅寺,还是赵朴初题写。
碑文内容大致是,普陀洛珈山观音经常现身,非常灵验。自五代后梁贞明年间始建佛寺,宋元以来,每代都有修葺。康熙帝曾西巡浙西,派人修建殿宇,并为皇太后(孝庄)祝福,题匾赐碑(碑在山门内)。到了雍正皇帝登基后,也继续为寺庙拨款整修,立此碑以存证,并赞扬了观音菩萨的神灵和佛法的无边。落款是雍正十二年(1734年),果亲王允望奉敕代笔。有点不解的是为何落款写的是允望而不是允礼。

我一直留意一个现象,中国很多古迹都有类似的碑,但很少有人去仔细看上面的文字,分析原因可能有几个,一是繁体字认识的人少(我还行),二是古文的阅读能力差(我也不行)。


放生池,名曰“海印池”。

我一直留意一个现象,中国很多古迹都有类似的碑,但很少有人去仔细看上面的文字,分析原因可能有几个,一是繁体字认识的人少(我还行),二是古文的阅读能力差(我也不行)。


放生池,名曰“海印池”。

这座八角亭叫做“定香亭”,它所在的桥叫“平桥”,后面的拱桥叫“万寿桥”,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刚才的”观自在菩萨“则在万寿桥的线路上。

影壁、御碑亭、平桥上的香亭,与寺庙的山门同在一条中轴线上。

普济寺的山门,过去曾是御碑殿,后改为山门,基本不开。有个传说,当年乾隆朝拜普陀山就住在寺内,有日微服出访回来见山门已关,遂敲门,有和尚说不能开门,除非皇上来,微服的乾隆只好从旁门进来。后来乾隆就下旨,从此山门不轻易开放。

山门前台阶中央的石刻。肯定有几百年的历史。

普济禅寺,还是赵朴初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