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卢浮宫名画(一组意大利15世纪)

(2014-05-08 14:34:15)
标签:

圣罗马诺之战

保罗·乌切洛

年轻公主像

皮萨内洛

塞萨塔

分类: 卢浮宫及大英博物馆
《圣罗马诺之战》(Battaglia di San Romano,The Battle of San Romano)
年代:1435 - 1440,尺寸:H. 1.82 m. ; L. : 3,17 m。 1863年进入卢浮宫。
这是佛罗伦萨画家保罗·乌切洛绘制的三幅蛋彩画之一,描述的是1432年6月佛罗伦萨和锡耶纳之间发生的圣罗马诺之战(卢卡附近)。这组画作是由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委托乌切洛创作的。后来洛伦佐.美第奇买下了其中一幅,并将其他两幅“借”到了美第奇官邸。这幅可能是三幅中的最后一幅,另外两幅一幅在伦敦国家美术馆,一幅在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足见珍贵。
作者:保罗.乌切洛(Paolo Uccello,1397-1475),原名保罗.迪.多诺(Paolo di Dono),佛罗伦萨重要画家,因开创透视性绘画而闻名。由于所绘飞禽精致而有“飞鸟”之称,“乌切洛”即意大利语飞鸟之意。佛罗伦萨百花大教堂内的大钟就是他设计的装饰。
卢浮宫名画(一组意大利15世纪)
耶稣诞生及三博士来访》Nativity and Adoration of the Magi,
年代:1455 - 1459,尺寸:H. 0.21 m. ; L.: 1.17 m. 
作者:乔万尼.弗朗西斯科(GIOVANNI DI FRANCESCO,1428-1459),佛罗伦萨知名画家。
卢浮宫名画(一组意大利15世纪)
以下分别是《帕多瓦的圣安东尼》(Saint Anthony of Padua )和《天使围绕的圣母和小孩》(The Virgin and Child surrounded by angels)。年代:1437和1444。
意大利托斯卡纳地区某教堂的祭坛画。作者不详。
卢浮宫名画(一组意大利15世纪)
圣安托万神父》(Saint Antoine abbé),年代:1435,尺寸: H. 0.73 m. ; L. 0.59 m.
来自于锡耶纳附近某教堂,作者不详。
卢浮宫名画(一组意大利15世纪)
齐纳尔泰的吝啬鬼的灵魂被诅咒》The Damnation of the Soul of the Miser of Citerna。
年代:1437-1444 ,尺寸:H. 0.45 m. ; L.: 0.58 m. 
画的内容看不懂,大概的意思是里面有个人是齐纳尔泰(佩鲁贾附近的地名)的吝啬鬼,虽然在教堂唱诗班里装模作样,但他的灵魂已经被恶魔带走(门洞上方)。我估计是后排左起第二个人,这本来也是一组教堂祭坛的连环画作,这里只有其中一幅。
作者:塞萨塔(SASSETTAS),原名:斯特凡诺.乔万尼(Stefano di Giovanni,1392–1450),意大利锡耶纳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
卢浮宫名画(一组意大利15世纪)
年轻公主像》Portrait of a young Princess,年代:1435-1440,尺寸:H.0.43m.;L.:0.30m.
作者:皮萨内洛(PISANELLO),原名:安东尼奥.普奇奥(Antonio Puccio),意大利比萨人,1395-1455。文艺复兴早期的著名画家,他曾服务于梵蒂冈教皇、威尼斯总督,以及维罗纳、费拉拉、曼图亚、米兰、里米尼、那不勒斯等王朝。他深得著名的贡扎加及埃斯特家族的信赖和尊敬。
画中的女人不能准确地确定是谁,但肯定是贡扎加或埃斯特家族的公主或夫人。最大的可能性是费拉拉侯爵埃斯特家族的廖内洛(Leonello d'Este)的新婚妻子,贡扎加家族的玛格丽特(Margaret Gonzaga)。这幅画是卢浮宫1893年花了3万法郎购得。
卢浮宫名画(一组意大利15世纪)
圣朱利安与圣尼古拉中间的圣母子》The Virgin and Child between St. Julien and St. Nicolas of Myra,年代:1494,尺寸:H. 1.63 m. ; L.: 1.64 m. 
作者:洛伦佐.迪.克雷迪(Lorenzo di Credi Florence, 1459-1537),佛罗伦萨著名画家,雕塑家,曾与达芬奇同在老师韦罗基奥的画坊学习,算是达芬奇的师弟。韦罗基奥死后,克雷迪继承了老师的画坊。
画中左边的圣朱利安可能是安条克的圣朱利安(St.Julian of Antioch),公元305年的殉教者。右边的米拉的圣尼古拉(St.Nicolas of Myra),前面多次介绍过,又称巴里的圣尼古拉,圣诞老人的原型。
卢浮宫名画(一组意大利15世纪)
以下这一组连续的五幅画是《圣杰罗姆的生平》Scenes from the Life of St. Jerome,年代:大约1444。为锡耶纳的一个修道院的祭台画。
作者:萨诺.迪.皮亚特(Sano di Pietro,1406–1481),意大利锡耶纳首席知名画家,他与前面的塞萨塔是同辈人。
卢浮宫名画(一组意大利15世纪)
第一幅:圣杰罗姆梦见耶稣下令鞭打他。
卢浮宫名画(一组意大利15世纪)
第二幅:圣杰罗姆的苦修
卢浮宫名画(一组意大利15世纪)
第三幅:传说杰罗姆为狮子除掉爪子上的刺而驯服了狮子。
卢浮宫名画(一组意大利15世纪)
第四第五。
卢浮宫名画(一组意大利15世纪)
第四幅:圣杰罗姆之死以及对耶路撒冷的(神学家)圣西里尔显像。
卢浮宫名画(一组意大利15世纪)
第五幅:幻想中的圣叙尔皮斯、施洗约翰和圣奥古斯汀。(有些难懂)
卢浮宫名画(一组意大利15世纪)
(以下编辑自网络)
圣杰罗姆(Saint Jerome,又称哲罗姆),天主教译圣热罗尼莫或圣叶理诺(约340年-420年;以前叫 Saint Hierom);是古代西方教会领导群伦的圣经学者。哲罗姆有志博览宗教丛书,遍游天下名胜,力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理念;足迹走遍大罗马帝国,晚年时(386年-420年)定居于耶稣的出生地伯利恒,过苦修隐居的生活。
生平:
哲罗姆是最有教养,最有学问古教父当中的一位,也可说是古代西方教会中最伟大的学者。
哲罗姆约于340(也有书上写342)年生在意大利东北部一个小镇挞马太(Dalmatia)的斯特利多(Strido),但是在罗马成长和就学。约360年教宗利伯略(Liberius,利贝里乌斯)为他受洗。父母都是非常虔诚的基督徒。哲罗姆年青时有志于博览宗教方面的书籍,并且遍游天下各地的名胜。自366-370年间,走遍西方所有的城市之后,他又遍游东方(那时指埃及一带),当他到了安提阿市,生了一场大病。有一天在异象中,觉得他到上了上帝的审判台前。当他称自己为基督徒时,有一声音说:“你说谎。你只是一个古文学家,不是一个基督徒,因为你的财宝在那里,你的心也在那!”。于是373-379年他就到旷野去专心研究神学及圣经。并且学习希伯来文,在离安提阿不远之处修道,在379年时他到君士坦丁堡,在拿先素斯的门下受教。382年回到罗马在那宣讲他的主张及修道主义。修道主义在西方仍有些人反对。虽然在第四世纪末有哲罗姆、安波罗修和奥古斯丁都提倡及传讲。当哲罗姆传讲修道主义优点时,赞成的特别是在罗马的高贵妇女为主。可是有些圣职阶级的也反对。哲罗姆在385年在安提阿退休。后来他到了当年在罗马受他感动的保拉在伯利恒建的男修道院当院长,一直到420年去世,享年约有80岁。受罗马教会授予博士头衔,并且封为圣徒。
410年8月24日西哥特人首领阿拉里克(Alaric)在夜间用突击的方式攻破了罗马,这是八百年来罗马第一次被攻破,在当时的人来说,心理上的打击是非常大的。当哲罗姆时在伯利恒修道院,哭泣的说:“征服了整个世界的城市,现在给人征服了!”。焦虑的无法工作,并且相信基督将会出现,因此悲伤的说:“世界恐怕快要毁灭了。这伟大的城都,罗马帝国的首都,意付诸一炬……谁会料到,一度征服世界的罗马帝国的基石,竟会如此衰亡……”
神学贡献
哲罗姆以研究圣经和注释经文闻名。当他住在安提阿及伯利恒时,向犹太拉比学习希伯来文,因此他可算是拉丁教会中唯一懂得希伯来文的人。哲罗姆非常的博学又多闻,可能是和他对古文学的研究和游遍各城有关吧。因为对希伯来文又有研究,所以在翻译圣经这件事上,就可以完全展现他的才华。在382年后,他出任罗马教宗达马苏斯一世(Damasus I)的秘书。在罗马这段期间教宗请他将圣经翻译成拉丁文。虽然当时已有一部拉丁文译文,但那部圣经非常的粗糙且错误很多。他翻译时先用旧约的希腊文译本也就是七十士译本和希腊文新约作基础,再译成拉丁文的诗篇、旧约及四福音书。但是后来他发现要将希伯来原文所蕴含的精髓,展现给拉丁文的读者。所以他又以希伯来文旧约作基础,重新翻译,他辛勤工作二十三年(382年-405年)完成了拉丁文圣经修订本《武加大译本》(Vulgate),这也是拉丁文通俗译本(包括一部新约保守性的拉丁文订正本),是西方教会所认定的拉丁文译本。并在1546年的“天特会议”重新受到肯定。直到今日这译本仍为罗马天主教会所重用。由这可以看到哲罗姆对圣经、真理、学问的追求是一丝不苟的。
布鲁斯德马雷斯特形容哲罗姆是最有教养、最有学问的古教父之一,“这位伯利恒的伟大隐士的才华不及奥古斯丁,品格高超上不及安波罗修,在坚定的意志力不如屈梭多模,但在学识和多才多艺上,上述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他”。
主要著作
哲罗姆除了圣经的翻译,并且写了许多圣经的注解,在这方面哲罗姆是非常有天份。他依赖许多犹太传统,也大量引用早期教会权威的看法意见。他的注释书的权威和俄利根及奥古斯丁并列。他又将希腊神学家的一些著作将他们翻成拉丁文,而且喜欢参与讨论。哲罗姆的著作除了武加大译本(Vulgate),及许多圣经注释外,还有续编了优西比乌的历代志及编辑一部名人传(De viris Inlustribus),以及说明独身与修道生活的许多论文及书。15世纪的荷兰鹿特丹的伊拉斯姆,编写了哲罗姆文集,这是一个杰出的成就,也可以看出哲罗姆是非常多产且重要的神学家。
哲罗姆与安波罗修,相信圣灵不仅出于圣父,并且也出于圣子,所以是主张圣灵是出于圣父和圣子的‘双出说’,这种的观念已加入在亚他那修信经的当中。哲罗姆对亚流派的思想是非常忧心的,甚至于他写道“全世界发现为亚流所支配,受惊而呻吟起来”,可见他的失望和沮丧。对于圣徒和殉道的膜拜,当时哲罗姆、安波罗修和奥古斯丁都表示鼓励。并且哲罗姆曾说:“无论羔羊往那里去,他们都跟着祂。假如羔羊是各处同时都在的,那么,我们也得相信那些与羔羊同在的人各处同时都在。”并且他们在圣徒面前以点灯,表示对圣徒的尊敬。
作为《圣经》拉丁文本的译者,杰罗姆一直被西方笔译和口译工作者奉为守护神。笔译和口译工作者(以及他们所在的协会)利用他的生日(9月30日)作为国际翻译日。
 
注:本博客所有文章中图片皆为本人2012和2013年两次摄于卢浮宫,所有文字均系本人翻译整理(本人英语一般,法语更是不懂,所以整理很慢也很辛苦)。近来发现有所谓艺术网站完全照搬图片(涂改水印)或文字且不注明出处。作为推广普及绘画艺术和常识的行为,即使是完全抄袭本人的博文,我想也算是一件“善举”吧,本人不会追究,但望尽量注明出处,算是对别人劳动的小小尊重,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再者,由于本人是业余历史爱好者,文字多侧重于历史和宗教而疏于艺术,且难免有错误理解或笔误,引用还要谨慎为好,以免误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