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卢浮宫名画(安格尔,下)

(2013-06-16 16:20:49)
标签: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

安格尔

瓦平松浴女

大宫女

土耳其浴室

分类: 卢浮宫及大英博物馆
《浴女》The Bather, known as The Valpinçon Bather,又称《瓦平松浴女》(因收藏者而得名)年代:1808。 尺寸:H. 1.46 m; W. 0.97 m。
这幅画是作者早期(28岁)著名裸女画作之一,是作者在罗马的法兰西学院学习时的习作,初展时饱受争议,50年后伦勃朗大加赞赏后,一下成名。以下是网络介绍(百度):
画家从这个美妙的女子背部看到了使他激动的东西,那就是微妙的色调变化,半明半暗的光色在这个柔嫩的背部微微变化着浮动着。色彩虽然相当原始,却也不无悦人之处。
安格尔用绿色的帘子、浅黄色调的身躯、白色的床单、白色带红花的绸子头巾——安排在这个背部的周围,就象镶嵌这个富有素描情趣的裸女背部主题那样,加强全画的细腻的绘画性。帘子与褥巾的褶皱成了这个女人的柔和肤色的陪衬。浴女斜视着右前方;墙壁的灰调子没有干扰前景上的事物,它们被推得好像很远。空间与浴巾等物的装饰一如乐曲上的和弦,给人发出娓娓动听的细颤音。这幅素描人体油画具有特殊的美感表现力。《瓦平松浴女》反映了安格尔借助于女人体的整体感和细腻感来表现人体单纯、洁净、洗练的美感。
卢浮宫名画(安格尔,下)
《小浴女》Small Bather. Interior of a Harem,年代:1828,尺寸:H. 0.35 m; W. 0.27 m
这幅画比上面的《瓦平松浴女》要小很多,姿势几乎一样,所以称《小浴女》,画的是穆斯林闺房内的一群洗浴女子(也许是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妻妾们)。
卢浮宫名画(安格尔,下)
《大宫女》La Grande Odalisque,年代:1814,尺寸:H. 0.91 m; W. 1.62 m
这幅画是安格尔的代表性大作品之一,是受拿破仑的妹妹,那不勒斯王国王后卡罗琳·波拿巴的委托而做。内容是奥斯曼土耳其皇宫内宫一裸体宫女或奥斯曼苏丹的妾女。画中宫女的脊柱被刻意拉长,被看做是对传统画法的故意冲撞。从中似乎可以看出从古代女神到拉斐尔、提香的裸女,再到安东尼奥.卡诺瓦以及路易大卫的灵感。卢浮宫名画(安格尔,下)
百度介绍:
创作背景:安格尔画的女人体难免令人联想起文艺复兴以来西方的人体画传统,但是有心的读者或许会注意到,画中女子的打扮并不是一个典型的西方人,她包着土耳其头巾,手拿孔雀羽扇,就连衬景的绸缎也散发着异国的光彩。从题目中知道,这画的是奥斯曼帝国的宫女。在西方人的脑海里,妻妾成群的宫女是东方社会原始、落后的标志,同时她们又的确具有神秘的吸引力。不过,安格尔笔下女子的意义还不仅如此。创作这幅画的时候,正值法国在对奥斯曼的战斗中失利,法国人从此深深意识到,曾经占有的伊斯兰领土正在不可抗拒地失去。在这样的情况下观看只有在私密空间才能看到的东方女子的形象就别有一番含义了,它潜藏着一种心理上的欲望和征服。安格尔毫不掩饰,甚至极力夸张女人体感官上的魅力,同时又极其冷静、富有克制力地将它表现出来,恰好为观众的视觉与欲望之间提供了适当的安置。
画风探索:《大宫女》这幅画在巴黎展出时,引起了观众更大的抨击。
《大宫女》就严格的古典风格去要求,确实存在很多“越轨”之处,首先,色彩的“音域”受到严重破坏,背景上很强的蓝色和裸体肌肤的黄色,以及人体的明暗和粉红色调极不谐调,其次是前面所说的夸张了的形体(臀部和腿的比例),这个女裸体几乎成了变形美的一种试验,它完全背叛了老师的庭训。安格尔的学生杜瓦尔为此曾竭力为他作辩解,他说:“我并不想说,安格尔先生是个浪漫主义者。但我也要肯定,他从来不是当时所理解的那种意义的‘古典主义者’。”安格尔似乎在这幅画上显示了自己在自然面前的独立性,但由于安格尔的美学信念的坚定性,这里的表现反而给人们造成对他的见解的模棱两可性,攻击与批评是在所难免的。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安格尔具有他的探索勇气,尽管他所画的这个人物是有着很大的虚构性。
卢浮宫名画(安格尔,下)
下面这幅是安格尔非常著名的代表作《土耳其浴女》或《土耳其浴室》The Turkish Bath,年代:1862,画家82岁时的作品。尺寸:H. 1.08 m; W. 1.10 m。
这是在画家54年前创作了《瓦平松浴女》,以及后来的《大宫女》等一系列著名裸体画后,裸体绘画的一种新的模式,同时也是画家艺术生涯的顶峰之作,表现出画家对女性身体和奥斯曼土耳其异国情调的深入探究,画的圆形大概是暗示从锁孔中偷窥众多裸体浴女在土耳其皇宫浴室内的情景。
相比于德拉克罗瓦(曾去过阿尔及尔并创作了阿尔及尔后宫),安格尔从未去过非洲和中东,这些场景完全是他根据文学作品想象出来的。
卢浮宫名画(安格尔,下)
百度介绍:画中的裸体组成了一个中间性的基调,小小的蓝、红、黄各色斑块,如宝石一样嵌缀其间,只是稍显模糊,但非常和谐一致。在女性美的表现上,安格尔克服了他那种感官上的爱好,赋予了它以传奇的魅力。这幅画反映了安格尔借助众多的“洁净”、“洗练”优美的人体来表现一种单纯与丰富、动态与静态的完美结合。
卢浮宫名画(安格尔,下)
每个浴女是一种“洗练”和“洁净”的形式,众多的“洗练”和“洁净”结合在一起就使得形式更为丰富。这冷静、幽雅精于用线和微妙的明暗色调来体现人体表达方式,是来自古典主义的传统;但是,这种真切而又超越真实,单纯而又变化丰富,柔美而又不柔弱甜媚的抽象意味,以及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浓郁的东方情调,是传统的古典艺术中所从未有过的。
卢浮宫名画(安格尔,下)
仔细看背对的女人与瓦平松浴女非常相像。
卢浮宫名画(安格尔,下)
香炉和一些化妆用的小瓷器。卢浮宫名画(安格尔,下)
卢浮宫中独有的法文介绍,就是不用英文。不过语音讲解器是有英文的。
卢浮宫名画(安格尔,下)
安格尔其他的一些小尺寸作品,其中还有些他的学生的。
卢浮宫名画(安格尔,下)
上左1:安格尔的朋友Jean-Pierre Cortot的肖像,1815年;
上左2:《荷马礼赞》中的一些局部练习小样,包括拉斐尔的侧脸和一些人的手部,1826年;
上左3:圣马太(马太福音)的头部,1820年;
上左4:《荷马礼赞》中的局部练习小样,维吉尔、莎士比亚、欧里庇得斯和高乃依的手部,1826-27年;
下左1:Abbé de Bonald,红衣主教,后来成为了里昂的大主教。1816年;
下左2:《荷马礼赞》中的局部练习小样,诗人荷马的双脚,1826-27年,下篇博客介绍;
下左3:前面介绍的《小浴女》;
下左4和5:安格尔的学生作品,以后介绍。

 

注:本博客所有文章中图片皆为本人2012和2013年两次摄于卢浮宫,所有文字均系本人翻译整理(本人英语一般,法语更是不懂,所以整理很慢也很辛苦)。近来发现有所谓艺术网站完全照搬图片(涂改水印)或文字且不注明出处。作为推广普及绘画艺术和常识的行为,即使是完全抄袭本人的博文,我想也算是一件“善举”吧,本人不会追究,但望尽量注明出处,算是对别人劳动的小小尊重,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再者,由于本人是业余历史爱好者,文字多侧重于历史和宗教而疏于艺术,且难免有错误理解或笔误,引用还要谨慎为好,以免误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