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彼得大教堂

标签:
意大利罗马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圣彼得 |
分类: 2012意、法 |
关于圣彼得大教堂,网上的资讯太多了,没必要再转载,而且有些是以讹传讹,比如说这里是圣彼得钉十字架的地方,不知道会不会从哪个导游那里听来的。圣彼得是在Gianicolo
Hill(加尼可洛山或贾尼科洛山)上被倒钉的十字架,为了纪念而在那里建了座坦比哀多礼拜堂,我后来专门去寻访了一下。从博物馆出来向大教堂走,路过梵蒂冈见到的警卫。梵蒂冈国的国门,不知道算不算是正门。
这里有个小邮局,里面的有些纪念品并不比旁边的小摊贵。
广场中央的方尖碑,是公元37年卡里古拉为修建大赛车场从埃及运来的。1585年教皇西斯托五世从赛车场迁移至此。据说还有日晷的作用。
圣彼得大教堂,世界第一的教堂,圣彼得被认为第一位教皇,后面的教皇都是他的继承者。
有重大活动时,教皇会在这个阳台窗口出现。
大教堂的圆顶,等会儿我们将会爬上去。
站在这个圆点上,所有的柱子都只能看见最前面的那根,后面的三根就看不到了。
就是这样的。柱子上面的人物都是天主教的圣人。
教堂左侧的大门是不能进的,看到大门口的警卫了吗。
瑞士卫队都是瑞士人,因为瑞士卫队在几百年前的战斗中殊死保卫教皇,所以一直延续至今。传说服装是米开朗基罗设计的,其实不是。
圣保罗像(圣彼得在另一侧,忘了拍),屋顶正面的人物中间的是耶稣,旁边的是他的门徒们。
从教堂正面看巴洛克之父-贝尔尼尼的杰作-圣彼得广场。
进入教堂的门廊就已经让你感到神圣了。
门廊顶上的雕像,应该是圣彼得下葬的情景。
某位教皇的徽章
铜门
圣彼得像(下面的文字是教皇克莱蒙十世),圣彼得手里的金钥匙是耶稣交给他的通往天国的钥匙。
西方游团的导游,都使用每人一个耳机的系统,非常轻声地讲解。而不像中国的导游都使用一个喇叭。
米开朗基罗的杰出大作《哀悼基督》,也有叫《圣殇》,有个专用词“Pieta”。
没有长焦,无法拍的更清楚,注意看圣母的鼻子曾经修复过,是1972年被一个匈牙利的精神病人用锤子砸坏的,后来很多专家费了好大劲才修复到现在这样的,所以前面安装了一面大的防护玻璃。
再有注意看她胸前的衣带,上面刻有-佛罗伦萨人米开朗基罗作。原因是米氏当年完成时才24岁,初到罗马,没人相信是他的作品,于是他深夜潜入教堂,刻下这行字,这是大师唯一留有姓名的作品。不过有一点要说明一下,当时的圣彼得教堂还是君士坦丁时代的,现在的教堂是在这件雕塑完成后的七年左右开始动工修建的。
可以看到哀悼基督雕像前面的玻璃
大教堂内的其中一座小堂,大教堂可容纳6万人。
托斯卡纳女公爵马蒂尔德(Matilda of
Tuscany)的墓。
小教堂,不对外
大教堂内还有很多小堂,共前来祈祷的人使用,不对游客。
这是其中的一个小堂。
圣彼得的华盖(贝尔尼尼花了9年设计的),有大约4-5层楼高。
教皇的陵墓
教皇的陵墓,有很多座,这是教皇约翰二十三世。
圣彼得铜像,有说公元13世纪的,也有说5世纪的。人们排队来摸他的脚,以求得保佑,所以脚磨损严重。
圣朗基努斯,圣矛的持有者。传说中扎耶稣肋骨的罗马士兵。
下面就是圣彼得的圣墓所在,上面是教皇的祭坛,普通人是没有机会进去的了。
永不熄灭的烛光
华盖上方的大原顶也是米开朗基罗设计的,不过他生前没有看到完工,稍后将要爬上去看。
旋转纹路的青铜柱
镶嵌壁画
从通气孔可以隐约看到下面
圣彼得祭坛
贝尔尼尼的最后作品,教皇亚历山大七世的陵墓,红色大理石做的红绸缎,下面的骷髅和手中的滴漏象征死亡的必然和时光的流逝。右边的神用脚踩住地球仪上的英国,应与当时的圣公会教分裂有关。
这是英国三位斯图亚特家族后裔的陵墓,三人因皈依天主教而失去英国王位。
精美的青铜门
对于这里的准备之前也不是很充分,也希望有机会再去一次。
说到圣彼得大教堂,还要提一下,当年就是因为教廷为了修建大教堂而在欧洲募集赎罪券而引发路德的宗教革命,使得基督教分化成两大教派。孰是孰非就无法定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