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斯廷教堂

标签:
罗马梵蒂冈西斯廷教堂米开朗基罗创世纪 |
分类: 2012意、法 |
梵蒂冈博物馆的最后是西斯廷教堂,也是重中之重。闻名于米开朗基罗耗时4年创作的《创世纪》穹顶绘画,1512年37岁的米开朗基罗画完穹顶后,已经不能平视信件了,必须举过头顶,他独自一人躺在20多米高的脚手架上作画,不要助手帮忙,创世纪达到了他的绘画顶峰。其实教堂结构非常简单,只是个长方形,但里面的每件绘画都是无价宝。西斯廷内是不许拍照的,而且有几位保安不停的在人群中转悠,一是制止人们说话的声音,二是抓照相的。所有照片都是将相机放在胸前,在人群中向上蒙着拍的,所以无法取景对焦,加上相机不好使,就这样了。
画中共有300多个人物,每人的表情都惟妙惟肖。大洪水,图中的方盒子是诺亚方舟。
正面墙壁上的《末日的审判》,是米开朗基罗在《创世纪》后的25年后再回到罗马创作的。时年61岁。当时画中人物都是裸体的,但教廷并不喜欢,1564年米开朗基罗死后,教廷安排米开朗基罗的助手将画中人物“遮羞”。不过1565年教宗庇护四世去世,教堂需要选新教皇,所以作画用的脚手架很快撤去,遮羞工作就没有彻底完成。
两侧墙壁下方,分别是旧约中摩西和新约中耶稣故事的12幅大型绘画,出自佩鲁吉诺、卢卡·西尼奥雷利(1445-1523年)的作品。
看着有些像雕塑吧,千万别看错,这可是画的啊。当时米开不想接这活,据说是有人(可能是建筑大师布拉曼特)故意刁难他,他是雕塑家,名作是大卫,可非让他画穹顶,但他最终还是成功了,而且更出名了。我估计是把雕塑的技艺用在了绘画上。米开朗基罗有句名言,接近于雕塑的绘画才是最好的绘画。
“我的胡子向着天,我的头颅弯向着肩,胸部像头枭。画笔上滴下的颜色在我的脸上形成富丽的图案。腰缩向腹部底地位,臀部变成称星,压平我全身底重量。我再也看不清楚了,走路也陡然摸索几步。我的皮肉,在前身拉长了,在后背缩短了,仿佛是一张弓。”这是米开朗基罗对他五年工作状态的描述。
音乐神童莫扎特13岁时就是在西斯廷教堂里听了2遍圣咏曲就把总谱默写出来了,之前总谱是保密的,结果还是被公开了。
以下是在庭院中拍的旧约中摩西和新约耶稣的故事的介绍。
1.摩西的埃及之旅(佩鲁吉诺)
2.科辣黑(达堂、阿比龙)受罚(波提切利)
3.摩西的生活行迹(波提切利)
4.穿越红海(基尔兰达约)
5.摩西十戒或称交法典(科西莫.罗塞利)
6.摩西的最后生活(摩西的遗嘱)(卢卡.西尼奥雷利)
7.神召宗徒(基尔兰达约)
8.山上布道(科西莫.罗塞利)
9.耶稣受洗(佩鲁吉诺)
10.耶稣向圣彼得交钥匙(佩鲁吉诺)
11.基督的欲望(波提切利)
12.最后的晚餐(科西莫.罗塞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