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宁寺塔(北京)

标签:
天宁寺天宁寺塔辽代砖塔唐天王寺故址 |
分类: 北京 |
天宁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当时叫“光林寺”,是北京最古老的寺院之一。隋代时称“宏业寺”。到唐代该寺名叫“天王寺”,现寺山门前西侧立一大碑,上书“唐.天王寺故址”。到辽代,因契丹人信奉佛教,辽又利用唐的幽州作为辽的五都之一南京“燕京”,又称为“析津府”,故在燕京广建寺院。天王寺因位于燕京城的宫城旁,则更是大规模的修建,并修建一座高大雄伟的砖舍利塔以弘扬佛法。天王(宁)寺塔不但是北京最古老的砖塔,现在还保存完好(有的资料说天宁寺塔建于辽代,但有的资料和古诗文说此塔建于隋代)。到金代,金在辽的燕京正式建都,天王寺在金中都皇城的宣华门里,是皇城中的唯一大寺,所以在金世宗、章宗时修建得更为辉煌,并改名为“大万安寺”。在元初,该寺随豪华的金中都毁于兵火,但唯舍利塔尚存。天王寺在明初,明成祖下旨重修该寺,天王寺在明正统年间又重修时改名“天宁寺”(有的资料说是明宣德年间改名天宁寺)。明正德、嘉靖年间和清乾隆年间都曾重修。
东侧的药师殿
天宁寺舍利塔为八角十三层密檐式实心砖塔,通高57.8米。砖塔修建在一座巨大的四方平台上。大平台上是两层八角形平台塔基,塔基上为雕有莲花、狮头、佛佛、力士等雕刻的莲花座。莲花塔座上为高大的塔门层,塔门层以上为十三层密檐塔层。塔一般为“七级浮屠”,十三层为最高级别,一般为皇家特许。
天宁寺塔上过去每层还悬挂有铜塔铃,迎风作响,悠扬悦耳,声闻数里,到清代铜铃渐落。在《京城古迹考》中记:“天宁寺……据寺僧传册所记,上有铃2928枚,合计重10492斤。风雨荡摩,年深钮绝,见次零落。亦颇残缺矣”。
西侧的弥陀殿
介绍上说因供奉佛祖舍利与法门寺齐名,但法门寺现在可火的利害,这里还免票且清静。
辽代时,这附近应该是五京之一南京的主城区, 元代时城区往北迁到现在的元大都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