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老婆写的一篇报道

(2022-06-29 14:40:14)
分类: 乡居闲草

蹒跚学步写作路(二十二)

 

为老婆写的一篇报道

 

老话说,举贤不避亲。其实,写报道也可以不避亲。只要是有新闻价值,不管对象是谁,都可以报道。在我的报道对象里,就有不少是自己的家人以及亲朋好友。这里先来说一说为老婆写报道的事情。

我和老婆属于贫贱夫妻。我们于1996年元月底结婚。那时,我在乡政府工作。算上此前在村小学教书的5年半时间,我已经工作了七八年。由于为人过于老实本分,不跟领导搞关系,也没有经济条件找路子,虽说早在1992年就通过五大生招聘考试,取得了干部身份,但编制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属于编外人员,工资待遇很低。老婆是乡集镇附近一个村子的人。

我们结婚后,老婆在乡办小厂舒安藠头厂切藠头,也没有什么劳动关系,工作辛苦不说,待遇也很低。

2001年初,藠头厂改制,被区内一家食品加工企业小蜜蜂公司收购,她们这些职工就要自谋生路。

当时,我们考虑到,在私人企业里打工,累死累活一个月也就挣个两三百块钱,不如自己开个小店。开什么店呢?开个副食店,我们也没有本钱。想来想去,我觉得可以开个书店试试。一来是因为舒安一直没有书店;二来书店里的书籍如果用来出租的话,可循环使用、长期利用;三是进购的书籍,不一定非要是新书,旧书一样可以,投入不大。

就这样,我们决定开个小书店试试。

在谈好一间门面后,3月中旬的一天,我和老婆一起到武汉进书。我们先是在汉口图书大世界看了看,那里都是新书,价格很贵,买回去不划算。在里面转了两个小时,最终只花了600多块钱买了八十多本新书。

后来,我们又准备去武昌的出版文化城看看。在去文化城的公交车上,一个好心人告诉我们,汉口有个旧书市场,那里买书便宜些。于是,我们又转头去汉口,在那个旧书交易市场花了近千元选购了大约300册书籍。

转头,我们还是去了武昌出版文化城。这里跟图书大世界差不多,都是新书,我们钱不多,只够买几十本的。在这里买了几十本后,我们就打道回府。

在武昌南站公交停车场上公交时,我们碰上了一伙撮白的。公交车来时,我们有四五袋子书要搬上车。当时,我在车下递,老婆在车上接。他们先是问要不要帮忙,听说不要帮忙后,他们几个人相互打掩护,一个故意把书袋子绊倒,让在车门旁递书的人弯腰去扶,分散车下人的注意力;一个假装帮你往车上递书,遮住车上接书人的视线。其他人就趁我们没注意,拎了两袋子书放在他们的小拖车上跑了。等我们发现书少了两袋时,他们早就没了人影。我们只能自认倒霉。

书店开起来后,我回顾这次买书的经历,觉得有一定的故事性,如在汉口买书不顺、心灰气馁时,遇到好心人指点去汉口旧书市场;返程时,在武昌南站受骗上当等。以这些为素材,可以写成一篇文章,发在以刊发社会新闻为主的《江夏报》“星期刊”上。

当然,如果说只是为了谋生糊口开书店,这肯定不行,很难被采用,应该换个报道角度,把主题升华一下。于是,我就把报道题目定为《下岗女工情系大众文化》,突出下岗女工为了繁荣大众文化,历经艰辛开办书店这样的主题。这样一来,主题就比较高大上了。再加上前面说的那些颇带故事性的情节,报道也就有了一定的可读性。

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以第三人称的手法,先写了一篇简短的消息《下岗女工开书店》,发在4月17日的《江夏报》头版上;然后写了一篇比较详尽的报道《下岗女工情系大众文化》,作为特稿发在4月29日的《江夏报》“星期刊”上。

为了给书店打个广告,我还写了一篇开业致辞,张贴在街上。在写致辞时,每段开头用一句名言警句起兴,使之尽量带点文学色彩,增强感染力。后来,舒安中学校长徐先松老师碰到我说,这个致辞是你写的吧?写得蛮好,一般人写不出来。我不置可否地笑了笑,算是对他的回答。

后来的实践证明,由于舒安这个地方范围太小,人口太少,光靠租书、卖书无法维持。书店开了两三个月之后,我们就附带了影碟出租业务;再后来,又附带一点小副食,这样才维持了三四年。到2005年下半年,生意过于萧条,门店难以为继,就彻底关门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