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何菊芹
何菊芹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01
  • 关注人气:3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琅琊山游记之五:欧梅的赏景台——古梅亭,影香亭,览余台和怡亭

(2015-04-06 13:39:46)
标签:

文化

旅游

     九百多年前,欧阳修在醉翁亭旁栽了一棵会开花的树——杏梅。原梅枯死后,明代嘉靖十四年(1535年)补种了一棵。如今,古梅树干有两丈多高,二尺多粗,苍颜多瘢,老而不衰,满树繁花。古树新葩,多少人为之倾倒呀!为了从不同位置欣赏欧梅的风采,后人在欧梅的四周修筑了不同类型的赏景台,即:北建古梅亭,南造影香亭,东筑览余台,西砌怡亭。
    古梅亭原名“梅瑞堂”,是一座四角飞檐、四面有墙的厅堂, 1535年由滁州判官张明道为观赏梅花而建。1928年有书法家在堂后崖壁题“古梅亭”篆刻一方,于是改为现名。亭名古梅亭的“梅”字写得非常特别,上有一口字,内含一点,下为一水字。原来这是一个会意字,意思是口中含着一粒梅,酸得直流口水。古梅亭的两副楹联值得细品。一联为“品节追欧苏,千载芳梅撑铁骨;冰姿宜水月,一天香雪荡春风”。此联借赞美梅花铁骨冰姿的神韵,赞誉了欧阳修和苏轼的高风亮节。另一副楹联是“醒来欲少心无累,醉后心闲梦亦清”。依照常理,饮酒先醉后醒,可此处却是“醒”联为上联,“醉”联为下联,有违常理,缘何如此,个中之意,颇令人费解。不由得想起欧公悬知太守非耽醉,世路由来怪独醒。 
      古梅亭的内壁镶嵌六块清朝人咏梅诗的石碑,从不同角度讲述了欧公与醉翁亭、欧梅的不了情。有二首诗是清代康熙年间进士张鹏翮(1649—1725年)写的《欧梅》。一首为“醉翁亭畔古梅开,正值衡文使节来。自昔庐陵留胜迹,於今丝管乐衔杯。峰回路转苍烟合,鸟语花香落日催。大雅遗音犹未堕,天培老干傲凡才。” 另一首为“孤芳先向百花开,拂槛西风匝地来。影照让泉留夜月,香浮曲水点霞怀。成荫结实调羹用,铁骨冰心淑气催。千古欧阳手泽在,北枝仿佛岁寒材。”还有二首诗是清代康熙年间进士张榕端写的《咏古梅》。一首为“峰围四面古亭遗,六一风流宛在兹。曲登残碑留此日,夕阳啼鸟忆当时。冰姿秀挺古梅干,石罅根盘老树枝。但得醉翁山外客,低回今昔总相宜。”另一首为“绛纱携向让泉开,为访名贤手植来。疏影夜横僧寺槛,暗香春满醉翁怀。笔花竞拂苔溅吐,岭蕊还凭藻句催。心赏忝随冰雪后,会看调鼎轶群材。”
     影香亭原名见梅亭,凿山出泉垒砌方池,池上筑亭,碧水绕环,遥望欧梅。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滁州知州王赐魁因坐在此亭中既能看见亭北古梅的倒影,又能闻到梅花的香味,所以把此亭易名为“影香亭”。亭柱上的对联是北宋诗人林逋(967-1028年)《梅花》诗中的两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上句写梅的姿态。梅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傍以清浅的水边,梅花显得清新婀娜。下句写梅的清香。香气飘浮于幽暗之中,沁人心脾,月光之下,倍加醉人。古今多少诗评家都认为写梅到此可谓绝笔。后来有人在壁上题了“寒流疏影”、“翠积清香”两块碑刻,更加言简意赅。http://s4/mw690/001vK10agy6Rhv3NSeLf3&690
      览余台是一方高约5米的人工夯制土台,用大石块砌到台顶。粗壮的爬山虎藤蔓彼此缠绕,爬满台壁。登高远望,顿感眼界开阔,可看到醉翁亭景区的建筑群有高有低、此起彼伏、错落有致。站在台上,欧公在《醉翁亭记》中所述的四季风景一览无余。春天,“野芳发而幽香”;夏季,“佳木秀而繁荫”;秋天,天高云淡,“风霜高洁”;冬季,溪中“水落石出”,真是“四季之景不同” ,其乐也无穷呀。不远处的欧梅更是尽收眼底,春天,观者也许会感叹“欧梅映池阁,半亩散清阴”,秋天也许会感叹“支离石径孤亭晚,冷落梅花一地秋”吧。
     欧梅的四个赏景台中,影香亭和览余台距离梅树约有20来米远,而怡亭和古梅亭近在咫尺。怡亭是一个砖亭,在欧梅的西北侧,没有柱子,也没有在楹联,东面和南面各有一个拱形窗户,东面有“东阁迎曦”,南有“怡亭”,西面是入亭的大门,上书“西山枫云”,北面背依青山。登阁纵览,欧梅近在咫尺,繁花满树,阵阵清香,真是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登斯亭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
       欧公在滁期间,只有一座孤零零的醉翁亭和一棵冷清清的梅树,所以有诗云“支离石径孤亭晚,冷落梅花一地秋”。这四处赏梅的好所在都是欧公身后几百年里陆续修建的。当苍劲的欧梅尽情绽放朵朵花蕾、俯仰生姿时,文人雅士会结伴前来赏花吗?“浅深红白宜相间,先后仍须次第栽。我欲四时携酒去,莫教一时花不开。”我想无论他们是在古梅亭平视,还是在影香亭仰视,还是在览余台和怡亭俯视,他们都会有不同的心情吧。透过古梅,他们体味到岁月的沧桑,古老的亭台楼阁承载着他们多少遐思呀。月朦胧,香朦胧,一株古梅入梦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