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mw690/001vIFavzy6RCF56v4Ia0&690
海之色
十几年前,我偶然到了浙北的海边,只见滩涂万里,黄沙漫漫,与想象中的大海的蔚蓝色完全不同。在无边的滩涂右岸,又是茫茫的盐碱地,茅草丛生,渺无人烟。
即使在我从宁波去往舟山群岛中的普陀岛的途中,所见到的大海依然浑浊不清,黄褐色的泥浆起起伏伏,绵延不绝。海中摆渡犹如在太湖中行船,丝毫感受不到海的威严、博大、纯粹和浪漫。
在当年戚继光抗倭的地方,我第一次读到了记叙抗倭事迹的《倭变事略》,在一次围剿中,最后一批“倭寇”被困在一间破庙里,他们在寺院的墙壁上留下了这样的诗文:“海雾晓开合,海风春复寒。衰颜欢薄酒,老眼傲惊湍。丛市人家近,沙平客路宽,明朝晴更好,飞翠泼征鞍。”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明朝的“倭寇”基本上是追求自由贸易的中国人,如果当年的“倭寇”不是被镇压,也许中国的海洋文明从此发端。中华文明本质上是农耕文明,这个文明最早成熟于渭河、汾河和伊河流域,盛极于西安咸阳一带,此后文明的核心才逐渐东移,经过洛阳、开封,慢慢接近大海,南宋一朝才被迫走到杭州这座靠近大海的城市。但是在浙江绵长的海岸线上,极目四望,依然是黄沙漫地,看不到半点蔚蓝文明的影子。
深刻的海洋文明应该是人与海洋的关系,人不是旁观者,是参与者,甚至就是海洋的一部分。在中国的文学中关于海洋的描写凤毛麟角,而西方人对大海蔚蓝色的意识深入骨髓,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说:“他身上的一切都显得古老,除了那双眼睛,它们像海水一般蓝,是愉快而不肯认输的。”
曹操当年也曾写下《观沧海》一文,但是那只是“观”,是旁观者,基本不与海洋发生多大的关系。即便是文字,也有一半是描写陆地的:“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如果不是十九世纪末德国的殖民者不远万里强租下这个小渔村,也许青岛至今还是个远离海洋的“卫所”。农耕文明是个内敛和封闭的文明,有着对海洋文明本能的恐惧和防范。然而,一百多年前,青岛已将房子建在了海岸线上,观海听潮,已然是文明的重生与再造了,青岛也完成了从渔村到海洋城市的嬗变。
在天气晴好的早晨,从我居所的窗户望出去,可以看见碧波万顷的胶州湾,海水在不同的时段,绽放出灰蓝、浅蓝、粉蓝、天蓝、宝石蓝、靛蓝、蔚蓝……,蔚蓝色的大海给人以无边的想象,它象征着人类的理想、包容、智慧和成熟。
海洋文明的核心是人与海洋的亲近,而浑浊的海水不可能给人这种亲近感,它使人觉得不洁、不美。蔚蓝色的文明则有一种融入海洋的冲动,它给了人们搏击风浪一往无前的勇气,于是我们青岛有了郭川、宋坤这样的环球航行者,他们是真正的城市英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