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侨报》:邂逅梁文蔷

(2014-08-04 12:37:12)
标签:

梁实秋

槐园梦忆

梁文蔷

青岛

西雅图

分类: 散文.感悟
美国《侨报》:邂逅梁文蔷

邂逅梁文蔷

张祚臣

   

    夏日的西雅图正处在气候两极中的一极,与西雅图冬季的氤氲多雨、天诡云谲的气象相比,夏季的阳光炽热干烈,天空中澄净湛蓝,有时候一天中竟看不到一丝云彩。

    文学评论家兼翻译家汪珏女士在叙香园宴客。知我写过《寻访槐园》,汪女士神神秘秘地说:“文蔷一会儿就来。”

    梁文蔷乃梁实秋先生之幼女,1933年生于青岛——其时梁实秋正在国立青岛大学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1949年随父远赴台湾,1958年前往美国留学,后定居西雅图。

    大约半个小时后,汪女士说:“文蔷来了”,我转身看见门口走进来一位戴眼镜的女士,乌黑的头发,一件镂空的湖蓝色外套恰到好处地映衬着胸前那串菱形材质串起来的淡蓝色项鍊。宾主落座,相互介绍,梁女士谦和地笑着,一开口竟然是地道的京片子。

    “我在北京长到16岁呢。”,梁女士有二姊一兄,二姐三岁时感染猩红热殁于青岛,大姐文茜和兄长文骐1949年后留在大陆,失去联络,带到台北的梁女士事实上成了梁实秋的“独女”。

    午后到汪珏女士家里喝茶。刚进家门,汪女士就喊:“快看!对面就是文蔷的家,看文蔷阳台上的豆花!”果然,越过一片枝繁叶盛的吉野樱、遮天蔽日的枫树,阳台上粉色的豆花正昂扬地盛开,茎蔓爬过木栏,攀上房顶。

梁女士与汪女士是邻居。这是西雅图市北端的Noble Firs社区,Firs意为冷杉,这种高大的温寒植物上挂着纺锤形的球果;游泳池旁的一株木笔,蜕掉了花瓣,肥绿的枝叶炫耀着庸常的幸福;东面一池绿水,粉嘟嘟的睡莲慵懒地躺在水面上,小桥流水,颇有点中国山水的味道。

        1972年梁实秋先生卖掉台北的寓所,携夫人程季淑投奔女儿文蔷,曾在西雅图住了两年。

   “梁先生在这里住过吗?”我问。

    梁女士说:“没有,那时候我们人口多,住在一所大房子里,自从母亲过世,父亲回到台湾后,我就卖掉那所房屋,搬到这里来了。”

1974430日上午十点,梁实秋像往常一样和夫人手把手前往一家超市购物。突然一阵风吹过,超市门口的一个梯子倒了,正好砸在程季淑的头上,急送医院抢救,终至不治。

“我说这是命运,因为我想不出别的任何理由可以解释。我问天,天不语!”梁实秋在《槐园梦忆》中写道:“我像一棵树,突然一声霹雳,电火殛毁了半劈的树干,还剩下半株,有枝有叶,还活着,但是生意尽矣。两个人手拉着手的走下山,一个突然倒下去,另一个只好踉踉跄跄的独自继续他的旅程!

梁实秋在西雅图极北端、包泽尔公路旁买下了一块墓地,将夫人葬于槐园,也为自己预留了一块最后的归属地。

世事难料,1987年梁先生在台北逝世,葬于台北郊区的北海墓园。

从餐厅到寓所的路上,梁女士开车,我坐在副驾驶位置上,跟梁女士有一段倾心之谈:“令尊没有能葬在令堂大人身边,是不是有些遗憾?”

梁女士转头看了我一眼,目光炯炯:“我把爸爸的灵魂接到这里来了,我在墓碑上写了‘梁实秋魂魄’。”

美国《侨报》:邂逅梁文蔷

美国《侨报》:邂逅梁文蔷

美国《侨报》:邂逅梁文蔷

美国《侨报》:邂逅梁文蔷

美国《侨报》:邂逅梁文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