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剪信工”的荣与辱

(2012-08-20 09:13:59)
标签:

青岛

宋体

行李房

人工交换机

莫尔斯电码

杂谈

分类: 杂文.杂感

 

       那一年初秋,一个人背着马粪包从北京到青岛。托运的行李没有到,到火车站行李房交涉,吵架。不是心疼那些半旧的被褥,而是担心呕心沥血从牙缝里省出来那十几箱书籍。

       拿着毕业分配通知书去山东经贸委报到。落日的余晖穿过玻璃照在一个一个的房门上,长长的走廊仿佛永远走不到尽头。如果我是一名电影导演,此处应该是一个10分钟的长镜头,拾级而上的楼梯、永无尽头的走廊,主人公正在无可挽回地扑向不确定的未来……

       5分钟后,主人公从一扇房门里出来,手上多了一份二次分配计划表。过程出奇得简单。问:“你愿意去哪家公司?”递过来一份公司清单:化工、机械、土产、五矿、轻工、工艺。答:“去轻工吧。”

       1987年的外贸公司设施简陋。没有传真机,更没有后来铺天盖地的电子邮件和QQ网络。电话是老掉牙的日据时期的人工交换机,往往早上要上几个长途,到下午快下班了才能接通。电报和电传用的是19世纪的莫尔斯电码,且资费昂贵,所以大部分通信仰仗的还是原始的信件。

       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收发英文信函。每天通信员运来一麻袋邮件,象小山一样堆在我的面前。拿一把剪刀,沿信封的边缘仔细地剪下去,抽出信函,抚平信纸。有署名的直接给署名人,没有署名的根据内容派发给相关的业务人员。

       每天到火车站行李房查找行李的下落。傍晚时分,坐在火车道的天桥上面,看着一列列火车向北驶去,心中寂寞而又凄凉。有人说,寂寞就是没有合适的谈话伙伴,还有人说孤独就是一群人的狂欢!大学里的那些伟大理想,胸中的万丈雄心,显得那样地遥不可及。我发誓考研,回到北京去,那里有热烈讨论的同学师长,有精雕细琢的艺术氛围,还有海量的社会文化信息。

       最怕到食堂吃饭。总听见背后有人议论:听说是人民大学毕业的?现在搞收发呢。谁谁是北大毕业的呢,还不是在打单证。

       我自己倒没有太多的感觉。每天打水、扫地,到行李房吵架。出于敬业的习惯,那时候我的工作已经相当熟练。拿起信封,挥舞剪刀,嚓嚓两下,又快又准,既平直美观,又不会剪到信纸。

       我收到过成千上万封从世界各地寄来的邮件,也见识过千奇百怪的各国邮票。有的国家三分之一的收入靠邮票发行,在邮票设计上不惜工本聘请最伟大的设计师。所以这些邮票精美绝伦,堪称方寸之间的艺术品,于是我的办公桌成了天天开着的美术展览馆。

       我收到过五花八门的信件,每一个信件都是一个故事,一个秘密,直到你打开的那一刻才能了然。我接到过求爱信、求助信、求职信、推荐信、推销信、算命信、占星信。几个非洲小朋友用蹩脚的英语写来求助,仅仅是索要几只铅笔。

       我还收到过各式各样的食品,夏威夷果、美国大杏仁、孟加拉国的菠萝蜜。有一次收到一个包裹,打开看来是些壳白而肉绿的果子,吃起来脆生生香喷喷,后来才知道那是一包开心果。

       如您所想,后来我找回了我的行李,我也没有考研,而是在青岛呆了下去。当然我也没有一辈子干那份剪信工。

《青岛早报》2012.8.2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