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妆》观影会

标签:
连谏《魅妆》电影梦悬疑杂谈 |
分类: 影评.视觉 |
根据我市著名作家连谏的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魅妆》昨晚在全国各大影院同时上映。连谏的闺中好友高伟组织了华臣电影院的专场观影会。后《青岛晚报》文娱部主任刘延军知道后,媒体倾力支持,造成了庞大的观影队伍。也请来了尤凤伟老师以及青岛有影响的众位作家和文化评论家。
情感悬疑影片在我国寥寥可数,既有的几部也乏善可陈。我想悬疑小说或者电影,需要作者极高的智力。英国作家毛姆曾经这样评论过悬疑小说:此类小说自爱伦坡以来,培养出了一大批狡猾的读者,也把作家自己推到了相当难堪的地步。比如说,当小说中出现一位和蔼可亲、与世无争的老先生,马上就会有狡猾的读者指出,他就是那个变态杀人狂。事实上,读悬疑小说的过程,很像是一场“我猜我猜我猜猜”的游戏,读者挖空心思猜测谁是凶手,而作家竭尽所能把读者引入歧途。如果有谁能把读者蒙蔽到最后,看到结尾时才恍然大悟:哦,原来是他!而且这感慨全不勉强,既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那就是高明的。
应该说,连谏做到了这一点。在观影过程中,不断想起一些外国电影的片段,在《赛门花园》里,姐弟俩把死去的母亲灌进水泥箱中,以逃避可能被送孤儿院的命运。当然这部电影是写姐弟不伦之恋的。《盗梦空间》和《穆赫兰道》是写梦的。前者现实与梦境的分界是那个旋转的陀螺,后者则是蓝色的盒子与钥匙。《魅妆》也编造了梦与现实交织制造的迷宫,那个不断出现的睡觉的床就是迷宫的道具。随着各条线索、各种悬疑的解惑,观众却发现这一切不过是一场梦。
结尾最后,那个鲜红的手指甲按响了门铃,魅妆才真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