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知道你去哪儿吗?

(2012-02-20 09:55:07)
标签:

美国

旅行

刘锡鸿

公德

私德

熟人社会

杂谈

分类: 杂文.杂感

你知道你去哪儿吗?

 

      

       在美国旅行,没有车是最大的问题。由于汽车的普及和租车事业的发达,美国的公共交通就显得差强人意。

       在美国乘公交车,要事先在网上做好功课,查询时刻表,看是否由于天气的变化而有所调整;注意站台的号码,因为方向相反的同一路车可能紧挨在一起发车。那些笨重坚固的家伙在站台上一字排开,蔚为壮观。

       最难记的是那些英文站名。美国的很多地名来自印第安语或西班牙语,稀奇古怪、五花八门。有时候记不准那些站名,免不了东张西望,这时候总是有人主动走向前来,问道:“你知道你去哪儿吗?”

       有一次从西雅图的塔科马机场乘地铁到市中心。我和妻子一人提一件行李,妻子每到一站都要习惯性地向外张望。旁边有一个白人男子观察了良久,终于忍不住问:“女士,你知道你去哪儿吗?”我笑了笑,接过话茬说:“谢谢先生,我们到Westlake(西湖)站,那是最后一站。”白人男子这才放心地端正了身体,拿出一本书阅读起来。

       还是在Westlake(西湖)站,我和妻子坐公交回驻地林伍德。来的时候是一条单行道,回去的车站并不在同一条马路上。我和妻子正在左顾右盼,从人群里走出来一位老太太,白发、驼背,步履蹒跚。

“你知道你去哪儿吗?”原来老太太不是来求助的,是来帮助我们的。我这个精壮男人立即羞愧难当,不好意思地说:“您看,这是一条单行道,我们来的时候车是在这里停的,现在我们正在找寻返回林伍德的511号站台。”

老太太望了一下站牌上的号码,显然也不知道返回林伍德的站台在哪里。老太太问一位黑人男子,黑人男子又问亚裔女子,亚裔女子问一位白人妇女,车站上掀起了一场爱心大接力,最后还是这位白人妇女知道,热情地指了一下说:“在派克大街和第五大道之间,往前走右拐转过一个街角即到。”

有一天去拜访梁实秋夫人在西雅图的墓地槐园。墓地里美得出奇,却见不到一个人影。正在找寻回去的路,猛然看见路边停着一辆出租车。看到我在踌躇,黑人出租车司机摇下车窗玻璃,问:“你知道你去哪儿吗?”我说:“我正在找去林伍德的512车站,黑人司机从车里出来,指着一个楼梯说:“从楼梯走下去,左转,在桥底下便是。”

在美国旅行,到处能碰见主动帮助别人的人。这种意识仿佛流淌在血液里,融化在基因里。在拉斯维加斯“平流层”酒店里,有一天房门钥匙出了问题,进不了门,拉斯维加斯的酒店大的出奇,等我找到前台服务人员,换了钥匙,来回要走20分钟。妻子那天又困又饿,一屁股坐在地毯上等我。每一个路过的先生或女士,总会过来问:“你需要帮助吗?有问题吗?”妻子明白意思但是不会表达,只能连连摆手,说:“No,No......

一百多年前,第一位驻欧副使、极端保守派刘锡鸿出使英伦,也不得不叹羡“西洋国政民风之美”,在《英轺私记》中不得不承认英伦“岛夷”“上下同心,以礼自处”。有人说国人重私德而轻公德,以今天的社会来考察,中国恐怕依然还是个熟人社会,什么时候我们也能听到:“你知道你去哪儿吗?”

(《青岛早报》2012年2月20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华盛顿D.C
后一篇:纽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