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到911

(2011-09-11 21:11:40)
标签:

911

世贸双塔

纽约

恐怖袭击

分类: 杂文.杂感

     

     2001年9月11日,当恐怖袭击发生的时候,布什总统正在佛罗里达州的一所小学里听小学生讲小羊的故事。那一天,当我接到同事电话的时侯,也在一所中国的小学门外看到犬子走进学堂。不敢相信世贸双子塔就此消失,因为两年前我和同事拜访纽约的世贸双子塔,能容纳5万人办公场所寂静得出奇,不见车水马龙、尘寰喧嚣。人们每天轻轻地上班,悄悄的离开。然而在这一天,寂静被打破了,废墟、浓烟、沾满鲜血的人脸,时间被永远地定格在了那一瞬。

     双子塔的确是消失了。2001年9月我曾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一个理性的人应该知道人类是一个整体,今天落在那些无辜者头上的灾难难保有一天不会落在我们自己头上。”

    罗素先生在谈到教育的时候说,一个孩子通过教育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质,其中一个品质就是敏感,他说敏感的基础是同情,存在两种同情,一种是纯粹自然的同情,当我们看到自己所爱的人遭受癌症的折磨时我们会痛苦,或者我们看到病房里不认识的人遭受痛苦时,我们也会深表同情。第二种是扩展的同情,当我们从报纸上看到有多少人死于癌症,或者有什么灾难发生,死伤多少人时,大多数人可能会无动于衷。所以扩展的同情不是自然而来的,需要通过教育达到。如果这种教育能够改变这种状况的话,那么世界上大多数的罪恶可以避免。”  

 “一个不能掌握全面信息或者只能被灌输一种思想的人容易走向偏执和非理性,而信息的缺乏正是蛊惑宣传的必要条件,近年来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正在滋长,是否有人看到了这种蛊惑宣传的力量,试图利用它,这就不是小民所能够知道的,但是要提醒的是,这种力量在中国历史上并不乏见,但利用它的努力从来不会成功,只会造成民族更深的灾难。”

那些对美国世贸中心的死难者幸灾乐祸的人是否知道,在5000名左右的死难者当中,有2600多人是65个国家的外国公民,还有66个是中国同胞?”

十年后,关于911恐怖袭击,更多的信息被披露。纽约世贸废墟遗址被称为“归零地”,最终的死难者人数被确定为3000多人。在这3000多人中,华裔的罹难者六、七十人大致是不错的。

最近一个华裔英雄的名字在美国传颂,她就是美国航空公司华裔空姐邓月薇。当年在美国航空11号航班撞向世贸北塔时,邓月薇冒险躲进洗手间,英勇地向地面控制塔报告事态。事隔10年后,她在机上最后20分钟通话的录音被曝光。邓月薇是第一个向地面报告恐怖分子劫机情况的机组人员。最后一段与控制塔人员的通话冷静而细致:“机长没回应,商务舱有人被刺伤,机舱内有毒气我们无法呼吸,我想我们被劫机了。”

在纽约唐人街,有一条大街叫“曾喆街”,它是纽约议会为纪念在世贸双塔倒坍前救人牺牲的华裔英雄而命名的。2001年9月11日上午,正在世贸附近上班的28岁华裔青年曾喆亲眼目睹了第一架飞机撞上北塔,9时40分,曾喆给母亲打来了个电话,只说了一句:“现在周围很乱,我没事,我要赶去救人。”

曾喆的母亲在电视画面上看到了儿子救人的场面:曾喆戴着胶皮手套,正蹲在一位亚裔妇女身边实施救护,妇女仰卧地上,脸上血迹斑斑,身边是从建筑物上掉下来的砖头和撞碎的飞机残骸,救护点在世贸中心紧邻的马路上。

不久以后,第二架飞机撞上了大楼,世贸中心倒塌,曾喆被永远地埋在了纽约世贸双子塔的废墟下。

郑于光,男,65岁.一九四七年随家人从印尼回榕,曾在福州格致中学读书,后考入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分配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所工作,一九九六年退休.杨树荫,女,61岁上海人,毕业于上海医学院.夫妻俩前往美国探亲.2001年9月11日搭乘美航77次航班欲返回祖国。飞机被劫持,郑于光、杨树荫夫妇成了恐怖分子的人弹,而他们前往美国要探望的女儿正是我的校友。这个故事也是一位校友告诉我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