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时,你抬头,不期而遇
那静谧的美,把你紧紧摄住
她们好像从同一个地方喧闹着挤出
(摘自谢颐城老师的诗《对观》)
那一刻,诗和音乐可以不期而遇吗?刘建华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让诗与音乐和谐对话。并不是诗配乐,也不是乐配诗,而是将诗与音乐置于对等的地位。
刘建华说,以往配乐诗朗诵的形式,必然会弱化音乐的地位,以突出诗的意蕴。这一次他要来一次大实验,邀请诗人朗诵自己的诗歌,然后在他庞大的音乐资料库中找出一段气质相同或相似的音乐来,大家评议。春节前建华就给各位诗人发了邀请,要求每个人自己写一首诗,约定正月初六到他听音室进行朗诵,由他来配乐。
得了任务之后,杜帝诗人在家憋了两天,写了一首爱情长诗,并用普通话反复研习,以求声情并茂。我不是诗人,也不会朗诵,只是爱好一点古典音乐而已,自然犯了难,心里想:实在不行,咱就唱段茂腔,唱茂腔不用普通话。
正月初六,众诗人如期而至。诗人和音乐家,瞬间建华家里就有了19世纪欧洲文化沙龙的味道。舒伯特曾为歌德和席勒的诗歌写了大量音乐,一生创作歌曲600多首,那时候,在他的家里几乎每天都举办这样的聚会。
谢颐城老师朗诵了自己的作品《对观》、《三生石》和《火的受难和洗礼》,朗诵之后,建华为《三生石》选择的音乐的是肖邦的钢琴曲,为《火的受难和洗礼》选的音乐是瓦格纳的《众神的黄昏》。瓦格纳《众神的黄昏》那炼狱般撕心裂肺的痛苦与谢老师的诗句最为契合。
我听到,有撕裂的哭声
正从火焰熊熊的中心传出
我挚爱的婴孩,你
正在灰烬苍白的深底受难
(摘自《火的受难和洗礼》)

《青岛文学》的韩副主编在朗诵。
谢老师亲自朗诵《火的受难和洗礼》。
中间坐在椅子上的是诗人小说家高瘦人,左边是韩副主编和他的儿子,右边是谢老师和儿子谢赫,谢赫是赫赫有名的围棋国手。
左边是谢赫,中间者是学者、公共知识分子文武小哥,右边是谢老师。

刘建华夫人和谢老师夫人。

从左往右:刘建华、刘建华女儿、发烧友收藏家宋志坚、资深诗人杜帝。

资深发烧友胡义明。

刘建华女儿,大学生。

小憩,喝茶。

CD资料库的一角。

韩副主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