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进北川------记卫生部北京医疗队队长刘晓光

(2008-05-26 12:27:05)
标签:

杂谈

(摘自《健康报》2008年5月23日)

来到绵阳市以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此次卫生部抗震救灾医疗队医疗负责人刘晓光在布置好市内抢救任务的同时,4次深入北川县内,实地了解受灾群众的病情和需要。

5月14日,达绵阳市的第一天,安排完医疗队9家医院的职责和任务后,下午2时30分,刘晓光借了一辆救护车开赴北川县城。他要第一时间到达灾难现场,了解受难群众的真实情况,选择在绵阳市区以外的前线设立医疗点的地址。当天路还没有通;一路坎坷,车子开到半路只能停住,步行翻越路上的大石头进城。刘晓光说,看到北川到处是一片废墟,当时心里就想:只要救出来一个人,就不能让他再失去生命。综合这次考察情况,他发现北川县城内不具备设立流动医疗站点的条件。

5月15日,刘晓光带了1辆救护车、6名医疗队员再次挺进北川,在距离北川县城不远的擂鼓镇选定了流动医疗站点的地址,开始安营扎寨。擂鼓镇中心卫生院在这次地震中也遭受了毁灭性打击,但仍有很多村民翻山越岭到擂鼓镇求救。刘晓光说,一路上他们也看到类似情况,就坚定了在擂鼓镇设点的决心。

5月17日,有消息说北川县内的堰塞湖要决堤,刘晓光他们不得已和部队一起撤出擂鼓镇。19日,危险解除,部队又进入了擂鼓镇,镇上的流动医疗点也重新开诊。

5月21日,绵阳市政府决定在擂鼓镇小学和中学附近架起帐簿,安置从市内九洲体育馆等处自愿回家的受灾群众,刘晓光觉得擂鼓镇的医疗点更有意义了。当天早晨,他又带了6名医疗队员和药物进入擂鼓镇。

刘晓光说,当天他们走了5个小时的路,一直到山里的胜利村,访视了570个人。他说:“这天,我们有两个震撼:一是灾区百姓感谢党和政府,感谢医疗队;二是他们有依靠自己的双手在废墟上重建家园的信心和乐观精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