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小黑丫妈妈小学阅读培养阅读与思维读书小学习惯 |
分类: 【育】自我成长 |
文/小黑丫妈妈
很多家长问我“为什么我给孩子买的书孩子不爱看?看不懂?”的确,现在市面上的童书特别多,其中不乏各种好书,但到底什么年龄该用阅读去培养孩子的思维和习惯呢?我把黑丫的阅读培养经历简单记下来为大家做个参考吧。
一年级,以故事和童话为主,大量阅读,喜欢就行,没有任何选书的导向。
三年级,黑丫的读书以“杨红樱”为主,但我已经有意识地将数学科普书引入平时阅读重点书目,<数字魔鬼>是女儿完整看完的第一本数学科普,对自信心的提升不少,在偶然的一次活动中,我发现同为三年级的程程可以捧着<中国科普名家系列>饶有幸致,可女却一点兴趣也没有,我便把书收起来又过了一年才交给黑丫。在读故事书的时候,我发现女儿有个问题,读完之后讲不出具体内容,当时我便咨询了黑丫的班主任老师,是一位低年级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师。“低年级读故事书,很多孩子沉淀的是感受,因为条理性和抽象思维都不太行,所以记不住也是正常的。”我知道现在依然有很多家长希望孩子看一本书就能把它一五一十的全讲出来,黑丫小时候虽然没有做到,但我的学生里的确有孩子能把自己非常喜欢的书中细节描述出来,男孩居多,条理性好、独立性特别强的女孩儿也能做到。
苏教版的语文教材在四年级中教了孩子粗读和精读。这时的黑丫看杨红樱的书已经不怎么认真了,经常是走马观花的不到一小时就能读完一本,应该说是“杨红樱”的书教会了黑丫粗读。也是这一年,黑丫第一次看到了曹文轩的书,上半年还不是特别感兴趣,下半年就宣布:读了曹文轩的书之后,我就不再想看杨红樱了,她的书写得没有内容。一次,黑丫因为发烧蜗在家里半夜不肯睡觉,我顺手拿出一本余秋雨的书,说“看了这个一会儿你就能睡着了。”半小时之后,黑丫却怎么也不肯放下的时候,我才发现这一年的孩子思想开始有深度了,80%的故事阅读开始有点浪费孩子的思维能力了。于是我们拿出<中国科普名家系列>,开始有目的的阅读,但凡里面遇到看不懂的便夹一张小纸条。夸张的是女儿看完一本书能夹近百个小纸条,我打开一看,个个都有代数式,当时我就知道这家伙的眼睛和小脑袋对代数式是屏蔽的。同时,我开始把古文阅读提上黑丫的读书日程,古文观止、笑林广记、宋词,都是这一年集中大量阅读和背诵的,当时我没有想到的是这些看似生涩的文章,黑丫都能明白其中的意思,虽然有的还不能表达清楚。初中时期,黑丫所有的古文几乎都是读两三遍就能背下来,经常是刚发下来书,古文就都背好了。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一次我胡搅蛮缠地非让女儿给我背下<核舟记>,黑丫一口气就背完了,快得我都没听清。侦破类图书也是四年级的重点,不过这个应该不太需要引导,大部分孩子这一年都能自主看<冒险小虎队>和<查理九世>。
五年级的孩子开始有能力去看世界了,三观的引导在这一年是最为合适的,<小学生抢先一步读历史>,<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希利尔>、<美国小学语文>、<魔袋小百科>,这一年黑丫读书的特点是重复性比较高,因此在女儿阅读上我的步子就慢了些,有些看不懂的文章,我陪着边讲边读。这一年,我开始给女儿讲什么政治形势,开始是黑丫爸爸先给我讲,我再讲给女儿,后来我在班主任老师的引导下看<人物周刊>、<南风窗>,提高自己的语言质量。<36计>、<可怕的科学>已经全部完成。
六年级的阅读重点我主要放在自主性和自学能力上,从女儿最喜欢的珠宝岩石入手,陆续买了相关的五六本书,网上的相关科普视频,去珠宝店现场学习。至于其它的阅读不作要求,但在文学上,以余光中、余秋雨、朱自清、毕淑敏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