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狼爸虎妈教育暴力幸福 |
分类: 【育】自我成长 |
文/小黑丫妈妈 水晶老师
本博客中文章均为黑丫妈妈多年经历积累的原创教育作品,请不要擅自使用在论坛、网站、杂志或者书籍中。如如有用稿需要,请QQ 64480216,我会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俗话说:商场如战场,也许正因如此才造就了这么一个“狼爸”似的人物:萧百佑。之前的虎妈,我就不屑于去写文章品评其教育方式。而前有“虎妈”,后有“狼爸”,无论他们是否真伤害到自己孩子的内心世界,他们知不知道单单这两个称号就是教育杀手,有多少家长在严厉对待甚至体罚时会用他们的事例来为自己开脱?单单这个称号就是教育上的不负责。而我还真不清楚为什么居然会有出版社愿意助纣为虐。而这样的书居然有市场,更让我不解。
百度“狼爸”:
他在教育中最出名的方法就是最无能的“打”,因为没有能力去让孩子信服,所以他只能以“法”制人,而不能以“德”服人。狼爸最可恨的不是“打”孩子,而是“打”了中国的教育,也许是想成为公众人物,也许真的觉得自己的教育方式有可行之处,也许有其它利益原因。但萧先生又是否知道一个他的背后会有多少狠心而同样无能的家长盲目学到“打”,为自己的无能找一个榜样?我相信,中国这么多教育家,不会有几位赞成萧先生的做法。我真不知道,他这个“成功父母”是谁封的?!
打孩子是很有讲究的,六岁前不打,因为是人格形成关键期;青春期后不打,因为自信和爱在这时候慢慢成熟稳定。而萧先生不但打,还有标准,要打到什么程度,要让子服打。狼爸可能觉得自己的教育没什么问题,也许他的孩子也会成功,也会成为李阳一样响当当的人物,但幸福呢?童年呢?回忆呢?快乐呢?未来呢?很多问题不是当时就能看出来的,所以,先别忙着往“成功家长”堆里挤,耐心等一等吧。
虎妈、狼爸,无非就是孩子上了一个不错的大学而已。北大,耶鲁能代表教育就成功了吗?换句话说,教育成功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好大学离好人生还远着吧,大学毕业的孩子也不过刚刚走完人生三分之一的旅程,表面光鲜成绩的背后藏着怎样的心情?是快乐自信,还是痛苦无奈?一模一样的成绩也许有人只用两分劲,也许有人要用八分甚至十分。谁也不能说怎样的生活就是好,怎样的生活就不好。
我不明白为什么会有家长愿意为高考让孩子吃什么兴奋剂,我不明白“变态娘”熊某怎么就能义奋填鹰地在电视节目里大呼:我没办法啊,这就是现实。现实就是孩子成绩好,你的脸上光彩;现实就是你渴求孩子能有一个出人投地的未来;现实就是你认为一两千的生活不好;现实不是孩子的选择,是大人的。
“狼爸”也许只有在中国才能名声高涨,因为我们更多的家长还在教育孩子的路上,很多人还没有弄明白自己教育上的成功标准是什么。这标准原本也是个仁者见仁的事情。
于我来看,长远的幸福,才是人生最大的成功。
前天法语课回家的路上,女儿问我,“妈妈,你幸福吗?”我坦然回答,我很幸福,而且我有作为个体的幸福,即使女儿不出色,没有人因为教育孩子而奉承我,我也会很幸福:比如今天的阳光很好,我就会很开心地出去转一圈;每到周末我四处奔波上课时,都会穿得漂漂亮亮地去见我那些可爱的孩子们;哪怕和先生吵架后,主动道歉的我把先生逗笑的一瞬间,也是一份幸福。
培养孩子高幸福的能力,低幸福的要求,同样作为家长也降低自己的期望吧,冲刺的结果只是一瞬间,多看看孩子在人生路上是享受多一点还是无奈更多,也许你就会知道你的教育离成功有多远的距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