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菁菁EMMA
图/亲爱的老妈
小学的成绩好,不能决定孩子每天都快乐;中学成绩好,没法保证孩子生活幸福;大学成绩好,不代表你就是成功者......朋友们经常问我的问题就是孩子这科那科学不好、学习上哪个缺点该怎么改、成绩考得好坏之类的问题。
一年级开始,我跟先生商量,不关注成绩的作法。其中之一就是:即使孩子考试成绩下来了,也忍耐着不问。一年级上学期期末成绩我们到底也不知道考了多少。下学期孩子考了三个满分回家,结果第二天就忘了。所以,小黑丫特别不习惯别人开口就问“考得怎么样?”。成绩本来也是孩子的隐私,只是多数大人不这么认为。即使现在六年级,我们关注的也大多是孩子的活动,很少问到考试成绩,更极少因为考试指责孩子。
记得孩子一年级时拿回一张81分的卷子,可怜地说老师让你签字。我问孩子有何感想,小黑丫哇哇地哭起来了,好像觉得自己不可救药了一般。当时我说了段特别有创意的话:
妈妈理解你现在的心情,我怎么考得会如此差呢?(女儿流着泪表示赞同
)
这个卷子是有点惨,但我看问题还不大,因为你主要是这个应用题的第一个数据计算错了,而后面的问题个个都要用到这个错误数据。所以,只能说你犯了一个严重错误,而不是一堆。(女儿不哭了,而且特别认真地
倾听)
你拿出卷子,没有受到批评却哭了。说明你意识到自己犯错的严重性了,这个81分已经完成了它的任务。而且,我觉得它来得刚好是时候,也提醒你不要因为题目简单,就大意,妈妈相信它会对你期末有很大的帮助!(
恩,好像有些道理)
因为你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妈妈奖励你先去楼下玩一个小时,好不好?(女儿高高兴兴地跑出去玩了。这才有了一年级期末的三个满点。
)
听了这番演讲,即保护住了女儿学习的兴趣,又提示了孩子该注意什么。而且我至今都印象深刻的却是:当时让她下去玩儿时候,孩子眼里的闪烁的光芒和感激。
越是宽容地对待孩子不好的成绩,越是能保护住孩子的兴趣,孩子才越是容易成功。家长们可以反思一下,自己身边那些容忍不了孩子犯错的父母们,孩子没有一样特长能坚持学下来的。学习的自信,需要家长耐着性子来呵护。
7-12岁的孩子,心理发展主要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这个时期过不好的话,不利于孩子自信的培养。成绩在这个时期的重要之处也就在于此。但成绩却不是自信感的唯一来源!正如我另一篇文章中所提,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亦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VEFMO{KA41R9ID`X45IQVJ9.jpg
人生原本就是漫长的,一段时间的生活如意,代表不了你会拥有一生的顺意。我特别不喜欢“冲刺”这个词,一生有冲不完的刺,孩子哪天才能有出头之日啊?相比之下,我更愿意培着孩子慢慢长大,享受养育孩子的过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