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藤野先生》导学案

(2012-02-13 12:33:51)
标签:

备课札记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动感课堂》导学案之一】

 

《藤野先生》导学案

【题目解说】

《藤野先生》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散文,作者从东京到仙台学医的几个生活片断,其中有东京清国留学生的生活情况,有东京到仙台的旅途回忆,有在仙台的食住情况,也有受到日本具有狭隘民族观念的学生的排斥,还有一次看电影受到的刺激,而重点却是记叙藤野先生的可贵品质。本文内容丰实,笔意纵横,形散神凝,错落有致,一条鲜明的爱国主义思想线索贯串了全文,使每个看来似乎是平淡无奇的生活片断闪耀着夺目的光华,从而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

【走进作者】

 鲁迅( 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1918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这篇小说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础。鲁迅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篇》《且介亭杂文集》等。 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背景链接】

《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19024月,22岁的鲁迅到日本留学。先入东京弘文书院复习日语。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科学医,期间结识了藤野先生,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两年后弃医从文,想从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20年后鲁迅在反动军阀和御用文人的迫害下,离开北京,来到厦门1012,鲁迅先生在厦门大学写成了这篇文章。

【字词全解】

⒈生难字词

红(fēi 如(wǎn 驿站(yì) pōu 油光可jiàn 形(jī)  无消息(yǎo 然(qī )教huì 见(piē )抑扬顿cuò  )深痛疾(wù)

⒉多音多义

          ě 恶心

     è 恶毒

          wù  厌恶

⒊词语补注

①宛如:正像,好像。②绯红:鲜红。③驿站:古代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更换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④杳无音讯:从此再也没有消息。杳:远得不见踪影。⑤瞥见:一眼看见。

【句段解读】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剖析】表明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嘲讽。这帮留学生留着辫子,以示是大清的子民,而且“盘得平”、“油光可鉴”,表明他们精心打扮;“扭几扭”写出他们招摇过市、自我陶醉的丑态;“实在标致极了”,作者用反语表达了强烈的愤懑、讽刺之情。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剖析】这句话的意思是,作者决心以笔做刀枪,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中国的光明继续奋斗。从而深化了主题,使文章更具现实意义。

【重点探究】我们应有什么样的爱国主义呢?

爱国青年:极端、狭隘、扭曲的爱国主义:蔑视、仇视其他民族和国家。

正确的爱国主义:既热爱本民族,又对其它国家民族抱一种友善的态度。

【主旨归纳】这篇散文回忆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作者追述了自己弃医学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写作借鉴】

⒈脉络分明,记叙有序。本文以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情和自己对国家,爱国的思想情怀为线索,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组织材料。

      2. 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主要特征,突出品质。文中具体写了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3.语言朴素,精练深刻,有浓厚感情。这篇回忆文章写的是作者终生难忘的伟大的人,记的是震动作者灵魂的典型的事。因此,不管是抒情议论的语言,还是写人记事的语言都饱含感情。

 【结构图解】

 

藤野先生

【积累·语文素养的基石】(27分)

1.     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6分)

名( 责(jié  pōu 红(fēi 着(xié  油光可jiàn 鉴)    yǎo(杳  )无消息   深恶痛(疾) 出言不xùn(逊) 毫不jiè(介)意 (颇)受优待   抑扬顿cuò(挫)

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4分)

⑴油光可   A.镜子 B.当镜子照 C.借鉴(B

⑵深恶痛    A.疾病  B.急速  C.痛恨(C

⑶出言不    A.谦逊  B.避让  C.差  A

⑷抑扬顿    A.挫折  B.挤压  C.降低(C

3.结合句意解释加点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B)(3分)

A.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模胡:即模糊,马虎,不讲究。

B.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掌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

C.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客死:死在他乡异国。

D.问问精通时事的人……时事:这里是讽刺的说法,时事其实是一些无聊的事。

4.加点词语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C)(3分)

A.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B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

C.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D.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5.对下面一段话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B)(3分)

清国留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A.比喻  借代  夸张    B.比喻  夸张  反语

C.夸张  反语  拟人    D.反语  比喻  对比

6.贯穿这篇文章的线索有明暗两条,它们是(CB)(3分)

A.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B.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C.鲁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过程。   D到日本后的所见所闻所感。

7.文章写了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哪四个典型事例?这些事例分别表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4分)

 答:添改讲义──对工作认真负责;纠正解剖图──对学生严格要求;关心解剖实习──热情诚恳;了解女人裹脚──求实精神。

 【阅读·交流对话的平台】

【综合·展示个性的绿地】

一、阅读课文2932段,完成811题。(14分)

8.“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这是谁的看法?你能用一个例子批驳这种错误看法吗?(4分)

答:某些日本人;举例略。

   9.“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什么?(3分)

 答: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

    10.作者先离开东京,又离开仙台,两次选择的目的是什么?他的人生选择对你有何启示?(3分)

答:一心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启示略。 

    11.概括所选文段的主要内容。(4分)

答:看电影事件促使鲁迅先生弃医从文。 

   二、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5分)

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节选)

季羡林

我认识老舍先生完全出于一个偶然的机会。三十年代初,我离开了高中,到清华大学来念书。当时老舍先生正在济南齐鲁大学教书。济南是我的老家,每年暑假我都回去。有一年暑假,我的同学李长之告诉我,他要在家里请老舍先生吃饭,要我作陪。在旧社会,大学教授架子一般都非常大,他们与大学生之间宛然是两个阶级。要我陪大学教授吃饭,我真有点受宠若惊。及至见到老舍先生,他却全然不是我心目中的那种大学教授。他谈吐自然,蔼然可亲,一点架子也没有,特别是他那一口地道的京腔,铿锵有致,听他说话,简直就像是听音乐,是一种享受。从那以后,我们就算是认识了。

中国人民苦斗了一百多年,终于迎来了解放的春天。我在当时所谓故都又会见了老舍先生,距第一次见面已经有二十多年了。

有一天中午,老舍先生忽然建议,要请大家吃一顿地道的北京饭。大家都知道,老舍先生是地道的北京人,他讲的地道的北京饭一定会是非常地道的,都欣然答应。商议的结果是到西四砂锅居去吃白煮肉,当然是老舍先生做东。他同饭馆的经理一直到小伙计都是好朋友,因此饭菜极佳,服务周到。大家尽兴地饱餐了一顿。虽然是一顿简单的饭,然而却令人毕生难忘。当时参加宴会今天还健在的叶圣陶老先生、吕叔湘先生大概还都记得这一顿饭吧。

 老舍先生的道德文章,光如日月,巍如山斗,用不着我来细加评论,我也没有那个能力。我现在写的都是一些小事。然而小中见大,于琐细中见精神,于平凡中见伟大,豹窥一斑,鼎尝一脔,不也能反映出老舍先生整个人格的一个缩影吗?

12.请各用一句话概括作者与老舍先生交往的几件事。(3分)

 答:三十年代初,我陪老舍先生吃饭;有一天中午,老舍先生请大家吃地道的北京饭。

  13.从全文看老舍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答:老舍先生不仅是一个和蔼可亲、谈吐自然,说话京味十足,广交各界朋友的大学教授,而且是一个品德高尚的文学家、语言大师

   14.作者对老舍先生怀着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赞扬老舍先生光如日月,巍如山斗的道德文章。

    15.比较本文和《藤野先生》的异同。(5分)

答:从文章结构、写法、选材等方面谈即可。

【综合·展示个性的绿地】(14分)

 16. 鲁迅先生写人,很善于用白描手法,寥寥几笔就能勾勒出人物的形象。如写清国留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就很能反映他们的思想本质。又如写藤野先生“黑瘦”、“八字须”、“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戴着眼镜”、衣着“模胡”,一个生活简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出现在人们面前。请你也用白描手法写一个你熟悉的人。(30字以内)(5分)

答:他宽脸,粗眉,大眼.额头高,鼻子挺直,略有胡须,说话响亮.

 17. 阅读下面的一则消息,完成下面的问题。(6分)

 财新网王嘉鹏综合报道 2011814中午,中国第一艘航母平台结束了为期四天半的出海试航,返回了大连港香炉礁码头,标志着其首次出海试航顺利完成。当天下午,这艘航母平台已停泊在出海前的位置上,隐约可见头戴白色头盔、身穿蓝色制服的人员排队登上航母,但只能看到航母的部分舰体。据新华社引用相关人士的话说,航母第一次进行试航主要是测试动力系统,航母返回后将继续在船厂进行改装和测试工作。

⑴用简洁的语言给此消息列一个标题,(不超过12个字)(3)

答:中国首艘航母平台试航结束。

⑵在此消息的网页“评论栏目”,就我国航母首次试航留言。(3)

答:略,从祝贺等角度组织语言即可。

 18 .《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本散文集。全书十篇文章,是鲁迅回忆童年、少  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我们学过其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等。(3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