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太极拳正确的放松
(2021-04-23 18:55:16)
标签:
太极文化杂谈健康财经 |
分类: 太极 |
关于太极拳的放松,要分清不同阶段的几个概念:
一、放松,松开、松长(松而不懈)
放松意味着不用力,严格说不要用多余的力,能把动作做出来即可。如伸出右手,只用三两力就能伸出来了,那就绝不用四两力。但放松还有个要求和标准,即在放松的基础上,要往开了松、往长了松,也就是要把动作不用力做出来、还要达到最大化。这是在为身体内的空间放大化做准备、打物质基础。
二、放松的目标和效果是扔掉僵拙之力
如一个大网眼状的海绵中放了一些芝麻或者是绿豆,结构很松散。这个海绵就好比是你的身体,里边的芝麻、豆子就是其中的僵拙之力。用手把海绵抓紧,里边的芝麻豆子掉不出来。唯有握着的手放松,注意海绵还不能脱落,里面的杂质才能掉出来。这样练下去身体才能如海绵般柔软、不发硬了,因为里边的杂质、僵拙之力去掉了。但这个阶段你的握住海绵的手还不够松。所以,海绵之间还不够松柔,要继续放松,松开、松长。
三、松通
四、松散
经络都通了,骨节、肌肉、筋膜之间没有了阻滞之力了,这就又要继续下去向四周发散了,所谓到了松散的阶段。这时虽不提内气,但内气已经在逐渐地养大,要让它输布周身,一节一节都通过去,通遍全身,而且一定要达到四肢末梢。身体的各种感觉会接踵而来。来了就来了,不来也不去求它,只管放下心气松松、柔柔地去练习,接下来才会到松沉阶段。
在此阶段之前,都不要刻意的去练松沉。
五、松沉
六、松发
这是指有了内力了,即内劲儿了,要发劲了。注意,可不是发的体力。
练习放松有六个阶段:一,放松;二,松开、松长;三,松通;四,松散;五,松沉;六,松发。在习练各个阶段都不要特意去练松沉。那个阶段去练松沉,大都会形成松坠、身体之体重下压的恶果,身体只会重滞,反而松不了啦!
想想西山老庙里用绳子吊起来的大钟,尽管大钟很沉,但用手轻轻一推,能推动。这就是所谓的西山懸磬。若大钟放在地上,你想摇晃一下它,那该有多难!
只管放松去练,松沉的结果是自然而然出来的。但不管任何时候,心态很重要,一定要平和,心气不要上浮,所谓平心静气。头一直要拎着,然后心气下去,即虚领顶劲、气沉丹田。放松、放开了胸腹和肢体,不用力地运动起来,久之则自然可得内力,即内劲儿。
这时让气机在体内走起来,发往四梢,沉到脚底,再反弹上来,那就不是蹬上来的力量了。这时才谈得上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了。
康老师告诫我们,太极拳起初阶段只管放松各部位,不用力而能运动起来即可。功到自然成。
(文:邓一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