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也间接为汶川灾区做了一点点贡献

(2008-07-14 00:36:50)
标签:

地震

汶川

情感

医疗

救援

爱在中国行

分类: 事业感悟

    申请去汶川灾区做专职心理教师的志愿工作一直未能落实,心里常有一种不安,而这时接了一个任务,让我的心理有了一丝调节。情况大致是这样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为首批前往震区的医疗队,在整个救援过程中体现了大无畏的救死扶伤精神,省卫生厅让他们派一位队员参加省卫生系统巡回演讲报告团,宣讲他们的先进事迹,可演讲稿出来后,得到的评语是:事迹很不错,但表述不感人,需要进一步提炼。负责此事的医院纪检书记是多年的老友(也是我当年在学校工作时的同事),想起我在这方面还有一点小能耐,于是希望我能带来点帮助,我自然不胜荣幸,在已有不错内容的基础上发挥我表现情感的专长,奋战一夜,完成任务,听说还反映不错。

    现将本人参与修改过的演讲稿呈现出来(点击查看),一是为了能让更高水平者提出指正意见,促进本人业务水平(本人参与灾区心理援助有开设《演讲学》的计划,可查阅本人博文关于心理援助的再次解释和我的新计划),二是向那些已为灾区做了实实在在工作的人致敬!

 

《守护生命,这是我们不变的诺言》

演讲者: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刘建博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叫刘建博,是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内科医生,是这次抗震救灾医疗队院感染分队中的一员。

    5月17号下午,灾后的第五天,生死救援仍紧张进行,疫情的威胁日益加重!就在短短的2个小时里,我和省抗震救灾医疗队院感染分队的战友们奉命出征。出发那天,妻子默默地为我收拾行装,时不时转过身去拭擦眼泪,儿子也不停地询问: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呀?而我只能在心里对他们说:老婆,我不在的时候自己多保重;儿子,爸爸完成任务后一定回到你们身边!

    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向重灾区青川进发。从广元到青川,汽车只能在弯弯曲曲的盘山路上缓缓爬行。一路看见山体滑坡,巨石滚下,冲起滚滚尘烟。路的一边是摇摇欲坠的山体,另一边是悬崖峭壁。尽管处处险象环生,但此时我们只有一个念头:前进!前进!一定要尽快进入灾区!

    到达青川,看到的场景比我们估计的严重得多。房屋已全部被毁,家园已支离破碎。山体开裂,最大裂缝达1米多宽,深不见底。地质专家警告:如有较大余震和暴雨,山体将随时崩塌。

    我们的营地驻扎在一座山脚下,这座山开裂得特别严重。大家就像头顶上有一颗定时炸弹,随时爆发……队员们永远都不会忘记这座山的名字——狮子梁。

    5月21号夜里十点多,狮子梁脚下,高音喇叭突然响起刺耳的叫喊声:紧急撤离!紧急撤离!今晚有暴雨,有滑坡危险,必须在十二点前撤离!

    在这墨色的夜里,在这风雨交加之中,往哪里撤,如何撤?没有人告诉我们。现场一片慌乱!已经有人在失声痛哭!作为一个老党员,我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了,站起来大声喊着:我们一定要镇定,一定要坚持!队长也不断安慰大家:虽然有危险,但滑坡不会冲向这里的。

    可是暴雨从空中狂倾而下,帐篷内到处都是积水。黑夜中越来越冷,战友们簇拥在一起,倾听着外面的风雨声。当时,说不怕是不真实的,我的心中也掠过一丝不安,我仿佛看到了妻子临行前的眼泪,也仿佛听到了儿子殷切盼望我回来的话语。

    当时只有一辆军用卡车协助撤离。先撤伤员,再撤群众,然后撤医疗物资,最后才是医务人员。到了第二天晚上,营地从原来100多顶帐篷,到只剩下我们医疗队的3顶了,喧哗的操场变得安静起来。而我们也很快从惊慌中恢复了平静,因为有一个信念开始提醒我们:你们是生命的守护者,你们一定要完成你们的使命,这是你们不变的诺言!就这样,我们的医疗队一直坚持到最后!

    在短短2周时间里,我们分头行动,深入到最基层。2000多名伤、病员得到了及时的救治;上千顶帐篷,6个乡镇、数十个村庄留下了队员们疲惫的身影。当卫生厅的领导询问当地的疫情时,崇雨田队长用自信而响亮的声音回答:请领导放心!这里没有医院感染暴发,没有传染病流行!

 

    医院派赴灾区前线的医疗队里还有一位令人肃然起敬的队员,他就是我们医院救护车司机郭拔升。

    5月12号,灾难突然降临,消息传来,全院职工纷纷请战!灾情就是命令!一接到省卫生厅的指示,医院立即组织司机和救护车奔赴灾区。郭司机听到消息,急切地找到医院领导:“为什么不让我去?”领导关切地说:“你家中发生那么大的事情,你父亲需要你,你也已经请假了。”郭司机恳求:“我是党员,我年轻,我技术过硬!我曾经是一名武警战士,让我去吧!”医院领导被他的执着打动,临时换将。郭司机背起行囊,义无反顾地出发了。

    要知道,就在12号上午郭司机才向院领导请了假。去年5月,他亲爱的母亲患癌症离开了人世;6月,感情深厚的二姐因病手术;11月,他的父亲也病重住院。再过两天,慈母一周年忌日就到了,父亲也捎来了信,信中的每一个字都撞击着郭司机的心:儿子,抽空回来吧,代爸爸到你妈妈的坟上给她上一柱香,说我们都想念她呀。直到今天上午,他还一直在默默地收拾。可现在,为了灾区人民的生命,他却要放下这一切。临行前,他向家乡的方向深深地鞠了一躬,他希望他卧病在床的父亲会原谅他,他希望他远在天国的母亲会原谅他。

    郭司机还有一件事,是我亲身感受的,5月20号深夜一点多,忙碌了一天,我刚刚进入梦乡,突然手机铃声响起。我本能地跳了起来,朦胧中还以为我们的医疗队要深夜紧急集合。打开手机一看,是远在绵阳灾区郭司机的电话,我心里一惊,没有特殊事况,他决不会在这时打来。

    只听到电话那边郭司机的声音:“这几天胃痛得厉害,每日大便两、三次,全是黑色,头有些晕”。经验告诉我,他消化道出血了。极度的疲劳,高度的紧张使他突然发生了胃出血。我急切地问:有没有向医院汇报。他竟然对我说:“千万不要告诉医院,你给我出个方子就行了。我怕医院领导知道后会把我换回去。我想在这里多为灾区做点事。”听到这儿,我的眼睛开始湿润了。

    要知道,地震发生后,在电视上看到一个个倒在废墟的同胞,我的心撕裂般疼痛,泪水喷涌;看到那些舍生忘死的救护场面,我被深深感动,热泪盈眶。但进入灾区,我没有流泪,因为我知道,在灾区,更需要坚强,而不是多愁善感!更需要全身投入,而不是儿女情长!可是这一次,我还是忍不住泪水涟涟。

    在灾区前线的20多个日日夜夜,郭司机日以继夜辗转各地,来回奔走10多个城市和地区,共运送伤员78人,总行程8400多公里,他和战友们用勇气和汗水,用坚韧和毅力为灾区开通了一条条生命的绿色通道!

    

    回来后,我常常在想,是什么总让我们战胜困难,是什么总让我们饱含深情,回想起来,在灾区的日日夜夜,与其说我们在付出,不如说我们在感受,感受医务人员的敬业之情,感受当地乡亲们的关爱之情!

    强震中,青川县人民医院的建筑已全部被毁,医疗器械药品全部被埋,医务人员伤亡惨重。尽管环境恶劣,尽管缺医少药,尽管幸存的医护人员也伤痕累累,但是,他们依然坚守在临时医疗救助点,不分昼夜地工作。

    在我们驻地,有一位70多岁的老伯,他所有亲人都在这次地震中遇难。但是,他每天清晨5点起床,穿过危房小巷,到离驻地3华里远的山涧,提来一桶桶山泉水,烧开了送给我们。我们手捧滚烫的山泉水,劝大伯:别去了,太危险!大伯饱经沧桑的脸上微微露出笑容,平静地说:“喝吧,山里的水甜……”质朴的语言里饱含的是血浓于水的同胞之情!

    所有这些都是我们信守诺言的无穷动力!

    我们只是一个普通的医务工作者,只是抗震救灾一线的6万名白衣战士中平凡的一员。我们只是努力践行着一个医务工作者神圣的职责,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义无反顾;当灾区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奋勇向前!因为:守护生命,是我们永恒不变的诺言!

    谢谢大家!

 

再次声明:本演讲稿我只是在已有基础上加以润色和加工,我们要感谢的是初稿作者的写作和救援队员的献身精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