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州兰风寺

(2013-10-23 10:09:18)

苏州兰风寺

   兰风寺,位于苏州西郊鹿山麓,浒关镇新民村。从市内可乘公交车332335路抵达寺前。鹿山,相传为吴王养鹿的地方。如果从花山(天池山)下到贺九岭,再翻越一座鹿山,山这头即为皇宴岭,从岭上俯瞰景福钟楼,也同样气势万千。钟楼为三层歇山结构,飞檐雕栋,楼内第二层置有6081斤重的唐式古铜一口。为清乾隆年间景福钟的重铸。铜钟四周遍刻楞严神咒,字体沉稳凝重。这建在半山中的钟楼却是兰风寺的标志型建筑,也只每逢佛教及传统节日,景福钟楼才会敲响祈福钟声。

http://s14/mw690/001vtDt0gy6DDUqV5il9d&690

从鹿山顶俯瞰景福钟楼、寺院

http://s9/mw690/001vtDt0gy6DDUs4yo038&690

          景福钟楼http://s12/mw690/001vtDt0gy6DDUI3DObab&690

 

从大门外看耸立在山上的景福钟楼http://s6/mw690/001vtDt0gy6DDUPr8Ffb5&690

 

钟楼外平台上置“定心台(法轮常转,佛日增辉)http://s14/mw690/001vtDt0gy6DDVcNNq56d&690

 

摩崖:鹿山赐福

   穿过钟楼旁“定心台”,经过四角小方亭,一曰“报恩”,一曰“济苦”。下山道旁有巨石横卧,上有摩崖:“鹿山赐福”。此巨石就像一石象静卧于此,象乃吉祥之意,传说系女娲补天遗留,被二郎神装上翅螃后飞到这里,护佑着一方平安,赐予吉祥如意,上有鹿山赐福石刻。http://s10/mw690/001vtDt0gy6DDVlT6v759&690

                              报恩亭
http://s5/mw690/001vtDt0gy6DDVmZkVud4&690
                                     济苦亭

 

兰风寺,原名景福庵,又有兰风塔院之称。《浒墅关志》载:“景福庵,在阳山耙石岭下,元大德僧道宏建。今为兰风塔院。

李根源《吴郡西山访古记》载:“。。。过猫头顶,至耙石岭,为阳山东南行脉,往结天平之第一过峡也。有景福庵,又名兰风塔院,庵基宏大,后古塔耸立,存明碑三:一《重建景福庵塔院碑记》,万历十三年(1585)春王正月,赐进士第浙江按察司副使赞治尹定山袁祖庚撰;二《明兰风上人塔碑记》,万历十三年(1585)乙酉五月二十五日,太子少保兵部尚书烟霞老人下人名撰书等字砌入佛龛下,不能折视;三《兰风禅师塔铭》有序,万历十三年(1585)六月十二日,昆山张应文撰并书应文与王稚登交善,深于佛者也。余前于城中天宫寺见所撰书《善财菩萨古象记》,楷法整洁,与此同。清碑一《长洲县批袁宪文冒称山主碑》,乾隆三十三年(1768)二月费福造钟乾隆四十七年(1782),张继善额乾隆戊寅(1758)仲秋,闻声和尚联额咸丰八年(1858)。寺左葬正心性祖老和尚墓乾隆甲申(1764。”上面文字是李根源于民国十五年(1926)四月十九日,豫定游阳山南麓耙石岭的记述。

《苏州地方志》十五卷(人物)第一章(人物传略)载:“兰风禅师(生卒年不详)为阳山耙石岭景福庵高僧,又有道行,殿前有其遗像,故庵名为“兰风塔院”(寺后有“化塔”),即今鹿山村处。”兰风禅师即见月和尚,见月僧在耙石岭上练就了一身精湛的武艺,即“耙石岭僧见月居岭间,景福善武事”。同时,他又刻苦诵经、精研教理,其医术高明,免费为当地村民治病疗伤,深受爱戴,故寺院香火鼎盛。兰风禅师圆寂后纳灵骨于后院,树高塔,遂成兰风塔院,后毁于民国战乱。

兰风寺由法航法师于2001年主持在原址重建,具体施工方由苏州鹏云置业有限公司负责。重建后的兰风寺按照“吴中园林”的风格进行打造。牌楼式大门,横额上书“觉海圆通”,由中国佛协会会长一诚长老题写;背面横额上书“香林华雨”,由龙华寺方丈照诚法师题写。经过约百米长的“福寿桥”,桥两旁水池是开山采石宕口自然形成。南北有两尊高约20米石像,也是开山时余留下的乱石天然形状,后加以人工修饰,就成了两尊天然石佛;再加上水池中还有一只石龟,自然形成一幅“石龟拜观音”绝佳景象。观音合掌趺坐,法相庄严,善男信女们谓之为“鹿山大佛”。另一尊则为“老寿星”。重建后的兰风寺,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万佛楼、玉佛殿、财神殿、藏经阁、诵经堂、鹿苑、往生堂、寮房、客堂、钟楼、缘中园等。兰风寺为佛教禅宗丛林,定期为信众举办“方便禅七”,就是通过禅修及其他各项活动的实践,树立修行的正知正见,激发内在的觉性,滋润培育心灵的平和与宁静、放下与感恩、喜悦与自在、慈悲与智慧。

http://s12/mw690/001vtDt0gy6DDVEmYQPab&690

http://s7/mw690/001vtDt0gy6DDVPfYYm66&690

兰风寺大门,牌坊横额“觉海圆通”,由中国佛协会会长一诚长老题写。背面横额“香林华雨”,由上海龙华寺方丈照诚法师题写。http://s6/mw690/001vtDt0gy6DDVXOeJD85&690

 

               石龟拜观音

http://s9/mw690/001vtDt0gy6DDVYswzK28&690
                                     老寿星

http://s14/mw690/001vtDt0gy6DDWakr5Hcd&690

               砖墙屏风:“蘭風寺”http://s10/mw690/001vtDt0gy6DDWeGumJ89&690

 

            兰风寺“天王殿”

天王殿,寺院第一重殿,殿中间供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像后供韦驮天,东西两旁供四大天王像。南方增长天王,身穿甲胄,右手持青锋宝剑,左手握乾坤圈,执风;东方持国天王,身穿甲胄,手持琵琶,执调;北方多闻天王,身穿甲胄,手擎宝伞,执雨;西方广目天王,身穿甲胄,手缠一赤龙,执顺。寓意“风、调、雨、顺”。民间把布袋和尚称为弥勒菩萨,源自五代时有一僧人常携布袋,教化群众,颇受群众信仰。四大天王护卫寺院,护持当地一方众生与水土,同时令修行人智慧、慈悲增长、功德圆满。

弥勒菩萨座前柱联:辞去红尘,进入山门,广种福田留后世;

                  消除杂念,庄严法相,常存因果待当来。

韦驮天座前柱联:  西方贝叶演真经,总不出戒定慧三条法律;

                  南海莲花生妙相,也自消闻思修一味圆通。

http://s14/mw690/001vtDt0gy6DDWkrZutbd&690

                大雄宝殿http://s9/mw690/001vtDt0gy6DDWoWXkk88&690

 

大殿中央供奉释迦牟尼佛,佛陀入于禅定中,跏趺坐姿,两手平放于腿上。一掌置于另一掌之上,双手仰放下腹前,右手置左手上,两拇指相接。其宝相庄严,仪容丰满端庄,神态温柔隽逸,端坐在莲花宝座之上;迦叶、阿难尊者双手合十,持立在佛陀左、右;大殿左侧后面,供奉文殊菩萨驾狮子像,右侧供奉普贤菩萨乘白象像,大殿两边供奉十六罗汉像,钟的下方供奉地藏王菩萨像。

大殿柱联: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有相皆应妄;

          慈心、悲心、欢喜心、施舍心,无心即佛陀。

          如是妙相庄严,主伴并彰灵山会,俨然未散;

          本来佛身清净,圣凡一体菩提道,当下圆成。

 http://s15/mw690/001vtDt0gy6DDWxCD6K1e&690

                                       观音殿
http://s10/mw690/001vtDt0gy6DDWyhGiJc9&690
                                   千手观音像
http://s10/mw690/001vtDt0gy6DDWBkcdP39&690

              地藏殿

地藏菩萨座前柱联: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http://s6/mw690/001vtDt0gy6DDWTVtAN05&690

             顶楼为藏经阁,下面为罗汉堂

   藏经阁,又称法堂,是寺院讲经说法藏经的场所。藏经阁设有五百罗汉堂,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不仅供奉者功德无量,更是供奉者祈求平安吉祥的救护者。

http://s2/mw690/001vtDt0gy6DDWZdkjL81&690

 罗汉堂

罗汉堂门前柱联(中间):到堂前岂可甘做门外汉;

                       得自在何须探问哪里人。

              (外柱):内秘普萨行为灵山绍隆伟业;

                       外现声闻身乃人间住世福田。

罗汉堂内柱联:         点破迷津,直指人心,方悟本来就是;

                       看穿假象,正观尘境,便知究竟如何。

http://s1/mw690/001vtDt0gy6DDX4iOYgf0&690

万佛楼

万佛楼横额:“万德庄严”

      楹联:觉海弘开,慈航普渡三千界;

            法轮广照,佛日长辉亿万年。

http://s10/mw690/001vtDt0gy6DDXakxMR39&690

玉佛殿

玉佛殿门外柱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已了如来真实义;

                四大本空、五蕴非有,是乃般若蜜多心。

http://s7/mw690/001vtDt0gy6DDXeV3b8b6&690

玉佛殿横匾:得大自在

    得大自在,是指消除一切违缘障道、疾病、灾难,能令他人敬爱,具大威势,得财增福,所求如愿,令世界和平,兴盛佛法,吉祥如意。乃至人与非人等众生,皆俱解脱因缘。

雕花的红木卧榻上供奉释迦牟尼佛,佛为玉石质地。佛身呈侧体睡卧状,右手撑头,双腿伸直,身体覆盖金黄色织锦缎被。玉佛雕工精致,栩栩如生。佛面露微笑,慈目低垂视,俯视度众生,大显慈悲智。《大唐西域记》中说:释迦牟尼在拘尸那揭罗国守了最后一个弟子善贤之后,便“入寂灭乐,于双树间北首而卧”。人参悲戚,感叹大觉世尊将寂灭,众生福尽。释迦牟尼便“右胁卧狮子床”安慰大家。http://s15/mw690/001vtDt0gy6DDXlh9Rcae&690

                               财神殿
http://s2/mw690/001vtDt0gy6DDXnaM9P21&690
    财神殿供奉五路财神,正中为:中路财神赵公明,其它分别为东路财神招宝天尊萧升,西路财神纳珍天尊曹宝,南路财神招财使者陈九公,北路财神利市仙官姚少司。

http://s14/mw690/001vtDt0gy6DDXJ6wwZfd&690

http://s11/mw690/001vtDt0gy6DDXK3jrs9a&690



http://s5/mw690/001vtDt0gy6DDXNF1Zy94&690

园内叠山理水,佛阁、轩亭、小桥、庭园花木苍翠。兰风寺、缘忠园、寺中园、园中寺;

入园寻缘,随缘入园,园中清修,禅修园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