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非诚”的趣味

(2024-03-04 15:12:11)
标签:

娱乐

文化

时尚

情感

杂谈

分类: 散文

呆在家中无事,观看“非诚勿扰”电视节目。

“非诚”的趣味


这档广受欢迎的电视相亲节目,从开播到现在有十多年了,助演的嘉宾都换了好几茬,但主持人一直都是那个人:秃头孟非。

记得刚开始的时候,无论主持人还是嘉宾,都显得很正经,孟非虽然并不总是板着脸,也在个别时候开个玩笑活跃气氛,但总体上还是严肃认真的样子。

如今再看主持人孟非,却是经常搞一些噱头,制造各种笑料,做出夸张有趣的表情,活脱脱一个相声演员。场上的气氛显得更活跃了,当然,节目也更好看了。

孟非主持了十几年这档节目,算是驾轻就熟,已经到了苞丁解牛、随心所欲的境界,于是“趣味”就自然而然出来了。

也许,任何一项技艺、一种本领、一份工作、一个事物,甚至是一番劳作,只要是长期地、不间断地做下来,到了最后,都会逐渐走向娱乐化、趣味化,以至于夸张、变形,成为一种“游戏”。

笔者在网络上看到,烙面饼的师傅使一张张薄饼像飞盘一样在头顶上旋转;擀面皮的师傅像变魔术一般,让饺子皮从手掌里飞快地冒出来;运西瓜的工人把搬运的劳作变成了舞蹈;园林工人则把锄草机“玩”成了游戏机。 

“非诚”的趣味

书法、绘画是如此:开始时精工细摹,正楷临帖,一板一眼,这是基本功,也是必须经历的阶段。但是总这么规规矩矩、一本正经,就会显得僵化、呆板,于是就必然要“变法”,追求出新、追求变化,追求趣味。于是,就有了夸张、写意、变形,有了狂草、泼墨、指画。

文章、写作亦如此:小学生作文,先要字迹工整,语言通顺、逻辑清楚,后来,才会追求文风的活泼有趣,修辞的多样夸张,比喻、诗化、潜台词,跟着就来了。真正的散文大家,绝少平铺直叙,拿着架子说事,总是诙谐、幽默、比喻、夸张,在修辞上寻求新味道、新表达。一件小事,一个普通的道理,在他的笔下,也会变得趣味十足。

笔者上大学时,曾把语言文字写作之路分为“情、理、趣”三个阶段。由情入理,由理生趣。好的文字一定如游戏般好看好玩。就像孟非主持相亲节目,因为太熟练了,不搞出些噱头,不引得众人一笑,就显不出“档次”。

其实,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年轻时,总是端正态度,认真学习,打好根基。经过这个阶段,渐渐了解了人生、熟悉了事理,吃过了苦头,变得达观和通透,于是便生出一种游戏的、幽默的、带点自嘲的态度,进入一个随心所欲的境界。

诙谐、风趣、幽默,不仅是一种生活调剂,更是世间各种事物发展到较高级阶段的一种必然结果。

 

(作于2022527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全乎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