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真正有大成就的人,是只做一件事并做到极致的人

(2022-05-01 08:19:10)
标签:

油画

艺术

命运

才华

杂谈

分类: 随笔
真正有大成就的人,是只做一件事并做到极致的人

大约半年前,我参观了一个画展,展出的作品是著名油画家陈丹青的《西藏组画》。

展览除了展示组画的画作,还配展了大量的创作素材,如速写、草图、创作日记等等,从中可以细致而直观地感受到画家每一幅画作的产生过程。这些,对于一个现实主义的油画创作者而言,是不可多得的教材。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陈丹青创作《西藏组画》的时候,正在中央美院读研究生,也就是说,当年的他不到三十岁,年轻、精力旺盛、充满幻想和激情。可以说,《西藏组画》——这些凝聚了创作者心血的作品,达到了现实主义油画创作的一个高峰,无论主题精神,创作技巧,还是原汗原味地生活再现,都是前无古人的。

前不久,《西藏组画》中最后一幅未被出售的作品《牧羊人》,在保利拍卖行拍出了1.6亿元的高价,成为中国油画作品成交价的一个新的标杆。

看到这个消息,我在想,当年陈丹青创作《西藏组画》时才二十多岁,就已经达到了如此的艺术高度,之后的数十年,他应该可以创作出更加成熟老到、更富于艺术价值的作品才对。然而,艺术的创作规律、艺术家的成长轨迹,似乎并不是这样。

陈丹青成名之后的数十年,也画了不少油画作品,但同他的《西藏组画》相比,无论影响力还是成交价,均不可同日而语。

这是为什么?据网上的信息,陈氏自中央美院毕业没多久,便去了美国,在美国呆了十多年之后,又重回中国。他除了画画,还写了不少文章,他的文字、评论,也是相当出色的,赢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于是,他本人,除了是一个著名的油画家,还是一个杂文写作家、艺术评论家、社会活动家,这些头衔无疑给他带来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然而可惜的是,他始终未能在顶尖油画家的台阶上更进一步。

我不知是什么原因,让他在油画艺术的道路上踟蹰不前,却在其他多个领域花香四溢。我看过他的自述,说是在他创作了《西藏组画》之后,经历了一个十分分迷茫的时期,不知今后的艺术探索向何处去,于是进行了各种尝试,但终未找到继续向上攀登的道路。

我在想,陈氏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他如果想做什么事,都可以在那个领域取得相当的成就。但是,似乎有这么一个似乎不是规律的“规律”:绝顶聪明的人,很难成为绝顶的艺术家。因为,艺术有时不仅需要聪明,更需要执着和痴迷,甚至需要相当成分的“愚鈍”。

在艺术和人生的许多领域,凡是达到了那个时代顶峰水准的人,似乎都有那么一种执着的“愚鈍”,他一辈子只做这一件事,不仅乐此不疲,而且是命中注定。除了这一件事,其他事情往往都做不好,也不想做。那些过于聪明的人,做什么事情都能成的人,自然而然地会多方尝试,也总是被新鲜光亮的东西所吸引。常常是:他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还没有做到极致,就会变了花样和招式,否则,他就会厌烦,或者觉得“不过如此”。

记得当年的我,在工艺美校毕业没多久,就对于“绘画”这一行当有了“不过如此”的想法。我当时认为,自从摄影艺术产生以后,绘画的天地就被夺去了一大块,发展的空间被大大压缩,远不如电影、文学的发展天地那么广阔。于是,我弃画从文。

其实呢?事后的结果说明,我当时的眼光是多么短浅,我是多么的自作聪明。

还是那句话:真正成大事的人,不是绝顶聪明的人,而是命中注定只做一件事情,并且做到了极致的那个人。

    (2021年11月26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