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西安晚报

雪中散步呀!够潇洒!
当有苹果出现的时候,就不管你是不是平时里玩得好的伙伴了,谁抢到谁就是英雄!
从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搬家”到佛坪“野训营”不足半年时间,3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已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连日来,记者在佛坪目击了大熊猫悠然自得、富有情趣的野训生活。
大熊猫抢苹果“没风度”
春节期间,佛坪境内雪花纷飞,天地间银装素裹。秦岭大熊猫野化培训基地内的熊猫洞、秋千架、小木桥上都覆盖着积雪,大熊猫“姐弟仨”正在室外玩耍,雪地上留下了一串串如梅花般的爪印。它们在雪地里追逐嬉戏、搂抱摔跤、打滚、翻跟头,任凭白雪粘洒在身上,成了3只“雪花熊”。据介绍,去年两次降雪,“姐弟仨”感觉欢天喜地,又是打雪仗又是踏雪,像极了顽皮的孩童,尽显不畏严寒、酷爱白雪的本性。基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野生大熊猫栖息于海拔2000米至3000米的山地竹林中,天生不惧严寒,对雪更是情有独钟,即使在零下十几度的寒冷天气里,它们仍快乐地在白雪覆盖的竹林中嬉戏觅食。在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生活时,每逢雪天也是它们最高兴的时候,但却远远没有在佛坪“野训营”这样兴奋快乐,可见完全模仿生存环境的基地更能释放它们的天性。
采访中,饲养员告诉记者,大熊猫喜欢吃甜食,因此他们会喂食苹果给大熊猫当“点心”,帮助补充维生素和能量。但由于这类食物和野外进食的食物差别太大,所以饲喂数量、次数都会进行控制。不过为提高大熊猫接受训练的主动性、积极性,饲养员会把饲喂苹果和一些训练科目结合在一起。每到这时候,3只大熊猫平时的“绅士风度”便找不到了,尽显顽皮、贪吃的天性,令工作人员和来此的游客乐不可支。
在后肢力量训练中,工作人员把苹果洗净切成小块串吊在竹竿末端,每次只串一块并有意举高,让大熊猫站立起来叼食。“姐弟仨”一看见苹果便围了上来,个个竭力站直身体、仰起脑袋去抢食,力气最大的“小弟”还耍起“小聪明”,经常将“大姐”、“二姐”用前爪摁住,自己去抢苹果。“大姐”、“二姐”也毫不示弱,挣脱“小弟”的摁压,伺机又把“小弟”摁下去抢叼苹果,“姐弟仨”抢成一团让人忍俊不禁。有时,如果一连几次都吃不到苹果,大熊猫便会走到一旁,像是生气一样,边观战边吃点竹子喝点水,但由于仍摆脱不了苹果的诱惑,没过一会儿又加入到“战争”中。如果苹果掉到地上被其中一只捡走,另外两只便一拥而上,捡起苹果的见状就敏捷地将来不及吃的苹果护在胸前,其它两只便用前爪去夺,此景加上大熊猫抢夺中发出的叫声,令人捧腹。训练结束后,3只大熊猫又围坐在一起大嚼竹叶,恢复了平静与和睦。
野化训练成效显著
“这种环境能让大熊猫的生长发育更为自然,这种训练更能帮助它们尽快适应野外生存。”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入住佛坪“新居”一周后,3只大熊猫就开始了后肢力量、医疗驯化等训练项目,几个月来收效明显。一年前,“小弟”在野外被发现时左腿骨折,一段时间生长发育有些停滞、心理也受到创伤,经过在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的恢复,尤其来到“新居”后,腿部力量增加很快,体重也从最轻时的19公斤增至目前的近70公斤。以往大熊猫采血必须在麻醉状态下才能进行,麻醉前后还必须禁食12小时,对大熊猫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和影响,体检时“姐弟仨”一看到针头显得十分害怕,经医疗驯化后现在它们已能迎着针头主动伸出前臂。去年11月份,“姐弟仨”默契地配合科研人员,在非麻醉状态下成功采取血样12毫升,成功开创了陕西省大熊猫非麻醉采血的首例,为大熊猫家族的保护研究做出了贡献。
文/图 记者胡毅 通讯员吴燕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