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巴郎熊猫
巴郎熊猫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8,568
  • 关注人气:12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熊猫不是独居动物

(2008-12-02 10:49:30)
标签:

大熊猫

潘文石

独居动物

娇娇家族

杂谈

分类: 大熊猫百科知识探秘
    人们一直以为,大熊猫是独居的动物,但是北京大学教授潘文石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通过对秦岭大熊猫的野外研究却表明,大熊猫个体之间的关系比人们想象的更为密切。

    潘文石的研究小组在最新出版的研究大熊猫的专著中披露了这一发现。

    这个研究小组采用的研究方法是,给野生大熊猫佩带无线电跟踪颈圈,从而取得了大熊猫的活动地点、活动概率、季节性迁移、扩散路线、巢域与领域、发情、交配、产仔、觅食等数以万计的最直接而可靠的数据。

    潘文石说:“从1989年至1998年,雌性大熊猫‘娇娇’共生下5只幼仔,先后组成了5个‘母幼家庭’,我们对其中4个家庭进行了8年的跟踪观察后发现,‘母幼家庭’的‘产生-维持-解体’,是大熊猫社群关系中最基本的结构。”

    1989年8月,“娇娇”生下“虎子”,当“虎子”发育到31个月龄时,“娇娇”第二次发情、交配并妊娠,于是,这个“母子家庭”开始解体,但无线电定位和野外观察都表明,“虎子”与“娇娇”的巢域始终有很多重叠。

    “娇娇”在1992年、1994年和1996年又先后生了“希望”、“小三”和“小四”,她和幼仔分别组成的三个“母幼家庭”又重复了“产生-维持-解体”这一过程。

    研究小组还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希望”不仅与其弟弟“小三”在一起,而且多次挡在研究人员和“小三”之间,不让人靠近“小三”,它的行为似乎是在保卫它24个月龄的弟弟。

    潘文石说:“‘娇娇’和它的4个孩子有许多时间共处于一片相互重叠的巢域之内,甚至连它们的活动核心区域也经常靠得很近,表现出密切的社会关系。”

相关链接:潘文石:基因草图救不了大熊猫
          野生大熊猫不是完全的素食者
          大熊猫可能存在扩散现象

http://photo.lookpanda.com/%E5%B7%B4%E9%83%8E%E5%B8%A6%E4%BD%A0%E6%B8%B8%E5%A5%A5%E8%BF%90/BLOG%E5%89%AF%E6%9C%AC.jpg
支持熊猫基地重建,参加淘宝网店义卖,欢迎光临 http://shop35880792.taobao.com/
                           -------还有《熊猫看世界》(限量版)珍藏杂志赠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