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巴郎熊猫
巴郎熊猫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8,568
  • 关注人气:12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熊猫可能存在扩散现象

(2008-11-29 14:44:59)
标签:

大熊猫繁殖

潘文石

扩散现象

杂谈

分类: 大熊猫百科知识探秘
    大熊猫是否像其他哺乳动物一样存在亚成体扩散现象?也就是说,大熊猫亚成体是否会到出生地以外建立新的巢域并进行繁殖?

    北京大学教授潘文石领导的研究小组通过给大熊猫佩戴无线电跟踪颈圈的方法对秦岭大熊猫进行野外研究发现,熊猫很可能存在类似的扩散现象,这在保持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上是非常重要的。

    动物离开原有的栖息地到其它地区去建立新的巢域叫做扩散。一般认为扩散的原因是为了避免近亲繁殖或者由于交配的竞争所导致。

    1991年2月1日,研究人员给处于青春期的雌性熊猫“水兰”佩戴无线电跟踪颈圈,无线电定位表明,3月至5月间“水兰”从研究地区中消失,6月才回到研究地区。而3月至5月正是大熊猫发情期,“水兰”的远游行为是非同寻常的,在8个月的时间里它迁移的距离达到34公里。

    1993年春天,研究人员又给另一只处于青春期的雌性大熊猫“博士”佩戴无线电跟踪颈圈,经无线电跟踪定位发现,“博士”在17个月的时间里,迁移的直线距离达到24公里。

    这两个长距离迁移的例子都发生在年轻的雌性个体身上,这样的迁移距离和时间,显然已经不属于普通的日常迁移活动了,说明大熊猫很可能存在类似于扩散的现象。

    在卧龙大熊猫的研究当中,在描述大熊猫个体超出自己常规巢域的迁移时使用了“远足”一词,在那里的“远足”仅仅是跨越一只或几只大熊猫巢域的迁移。

    潘文石的研究小组认为,秦岭大熊猫与卧龙大熊猫的“远足”在时间和距离上,均有很大的差别。

相关链接:野生大熊猫栖息地现状调查(一)

          野生大熊猫栖息地现状调查(二)

          专家制定邛崃山系大熊猫保护战略,扩大栖息地

http://photo.lookpanda.com/%E5%B7%B4%E9%83%8E%E5%B8%A6%E4%BD%A0%E6%B8%B8%E5%A5%A5%E8%BF%90/BLOG%E5%89%AF%E6%9C%AC.jpg
支持熊猫基地重建,参加淘宝网店义卖,欢迎光临 http://shop35880792.taobao.com/
                           -------还有《熊猫看世界》(限量版)珍藏杂志赠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