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大熊猫小娇结束134天新疆行
(2008-10-14 10:58:19)
12日16时10分,在新疆天山野生动物园生活了134天的大熊猫小娇结束“休假”,乘坐南航cz6943号航班飞离乌鲁木齐,于12日19时29分回到故乡成都。
“在我们动物园生活了4个多月,小娇像是对这里产生了感情。”新疆天山野生动物园动物管理部部长郝建新介绍说,临走时,小娇说啥都不愿进笼子,一直眼巴巴地坐在生活了4个多月的家里,不肯离开。新疆和四川的饲养员一起努力了40分钟,才终于“劝说”小娇进了笼子,及时赶往机场。
http://photo.lookpanda.com/==10%E6%9C%88==/14/%E5%9B%BD%E5%AE%9D%E5%A4%A7%E7%86%8A%E7%8C%AB%E5%B0%8F%E5%A8%87%E7%BB%93%E6%9D%9F134%E5%A4%A9%E6%96%B0%E7%96%86%E8%A1%8C/1.jpg
10月9日,从四川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专程赶到乌鲁木齐接小娇回家的专家李春喜表示,虽然没有经过详细的体检,但时隔4个多月后,再次见到小娇,从毛色、行动、眼神判断,小娇身体健康、心情愉快,说明小娇在新疆的这些日子被照顾得很好,很感谢新疆天山野生动物园和游客对国宝大熊猫的爱护。
http://photo.lookpanda.com/==10%E6%9C%88==/14/%E5%9B%BD%E5%AE%9D%E5%A4%A7%E7%86%8A%E7%8C%AB%E5%B0%8F%E5%A8%87%E7%BB%93%E6%9D%9F134%E5%A4%A9%E6%96%B0%E7%96%86%E8%A1%8C/2.jpg
大熊猫“小娇”吃的竹子都是从四川空运来的。本网记者 李远新 摄
郝建新说,这次小娇回家,路上没有给它准备很多吃的,吃了4个多月“空运食品”的小娇,到家后可以好好解解馋了。
从1995年,原乌市南公园展出过一次大熊猫,到这次小娇借奥运东风来疆,新疆人对国宝大熊猫的渴望足足持续了13年之久。为了探访小娇来疆台前幕后的故事,10月11日,亚心网记者采访了新疆天山野生动物园相关工作人员。
国宝,相见时难别亦难
徘徊、犹豫、还有一些惶恐,大熊猫小娇初到乌鲁木齐,缩在铁笼子里,张望着天山野生动物园在猩猩馆里为它准备的新家,显得有些怯生。
http://photo.lookpanda.com/==10%E6%9C%88==/14/%E5%9B%BD%E5%AE%9D%E5%A4%A7%E7%86%8A%E7%8C%AB%E5%B0%8F%E5%A8%87%E7%BB%93%E6%9D%9F134%E5%A4%A9%E6%96%B0%E7%96%86%E8%A1%8C/3.jpg
陪“小娇”一起从四川来的饲养员。本网记者 李远新 摄
那时的小娇,像个受了委屈的孩子,倔强的坐在小铁笼里,不断嗅着着这个伴随它千里而来的笼子,仿佛在寻找关于故乡的气息。“小娇,你出来嘛”、“小娇,我们到喽”——每次,只有从成都随行的饲养员卿太强用四川方言呼唤小娇,它才转转小脑袋,眼神颇有些幽怨的张望下四周,但就是不离开笼子。
“小娇,你看这是啥子?”卿太强从口袋掏出一个红红的大苹果,在笼子外向小娇挥手。
看到苹果,小娇立即两眼放光,抽动着它黑黑的小鼻头,往笼子外面伸脑袋,“你出来噻!”就这样,卿太强用一只苹果将小娇“哄”进了新家。
看看、走走、转转、坐坐,进了新家后,小娇给大家的送上一份“见面礼”——在新家的墙上毫不客气地撒了一大泡尿——“撒得好!”多年的动物饲养经验告诉郝建新,作为一只雄性动物,这是小娇在自己的“领地”上留下记号,意思就是:“今后,我的地盘,我做主!”
这一泡尿撒出来之后,小娇开始了在新疆的旅居生活。
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将国宝大熊猫借到新疆来展出,是天山野生动物园的动物管理部部长郝建新2008年度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熊猫能到新疆来,我们足足忙活了半年。”
“熊猫是国宝,不是有钱就能借来的。”郝建新说。
http://photo.lookpanda.com/==10%E6%9C%88==/14/%E5%9B%BD%E5%AE%9D%E5%A4%A7%E7%86%8A%E7%8C%AB%E5%B0%8F%E5%A8%87%E7%BB%93%E6%9D%9F134%E5%A4%A9%E6%96%B0%E7%96%86%E8%A1%8C/4.jpg
小娇喜欢趴在高高的窗户上睡大觉。(本网记者 李远新 摄)
借奥运会开幕,以科普宣传为目的,经过自治区、四川省两地各级林业部门的层层审批,直到国家林业局大熊猫办公室最后盖章,熊猫小娇才被准许来疆。
然而,让大家感动的是,小娇经过四个月在天山野生动物园的生活,到了10月12日上午将离开时,它同样表现出了浓浓的“人情味儿”,只是这次,小娇留恋的是在新疆的家。
“小娇,你看这是啥子?”10月12日上午10点多,面对不愿走进笼子的小娇,卿太强想故伎重演,手里晃动着大苹果哄小娇回家。但出人意料的是,小娇竟连美食的诱惑都抗拒了,“固执”地坐在新疆的家里,就是不进笼子,甚至对乡音——四川方言的呼唤,也充耳不闻了。新疆的饲养员开玩笑说,小娇在新疆住久了,可能听惯新疆话了呢。
虽然大家都很舍不得小娇,但眼看机场要求的登机时间就要到了,新疆的饲养员主动要求进入小娇的房间,亲自“请”小娇进笼子,“小娇103公斤,有攻击人的可能,你们这样进入不安全。”卿太强对新疆饲养员的大胆表示慎重,“没事,我们都是饲养过老虎、狮子这些猛兽的,熊猫就更不怕了。”
这次,新疆的饲养员露了一手,当饲养员打开小娇房门的铁栓,随着“仓啷”一声金属的撞击声,小娇瞪大了眼睛,“哧溜”一下就跑进了铁笼,成功!小娇就这样踏上了回家的路。
饮食环境,客居他乡不简单
绿油油的草地、葱郁的树木以及草地上的木头亭子、梯子和轮胎制成的秋千,此外,在小娇在新疆的新家里,还有和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很类似的运动场,它的两间近百平米的室内房间,安装了空调以保证这个“内地孩子”在新疆不会受凉。此外,为了保证小娇的食物供应,天山野生动物园还隔日从四川空运鲜竹,并且在动物园内专门设立了一间冷藏室保存鲜竹。
俗话说,吃的好了不想家,小娇在新家的食谱和四川老家的一样——一天两餐,主食是从成都空运的鲜竹和鲜嫩竹笋,副食是苹果、胡萝卜、窝头。卿太强介绍,小娇早晨和中午开餐,每次吃鲜竹在20公斤以上,当然,熊猫是很聪明的,它们用胖乎乎的手掌捋竹叶吃,真正吃到肚子里的食物没有20公斤那么多。
此外,小娇的窝头是严格按照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配方制作的,含有各种微量元素,补充大熊猫身体
所需的营养。平时,如果饲养员晚一些给窝头,小娇就会在投食物的窗口一遍遍看、嗅,像个馋嘴的孩子找 等待饲养员的到来。
为了防止游客给小娇投放食物,四川的专家为小娇的新家挑选在猩猩馆——室内外都有玻璃墙将动物和游客隔开。
亲眼看到小娇对新疆的留恋,四川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专家李春喜颇为感慨——小娇来疆前,我们最担心的就是它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新疆干燥的气候对大熊猫的生活具有“挑战性”,小娇能在短短的4个月里适应这里的环境,很不容易,说明新疆的动物园、饲养员对小娇尽心尽职。
其实,小娇初到新疆,足足适应了一周的时间。那时的小娇闷闷不乐、不愿吃东西,不愿多运动,表现出明显的“思乡症”。
“刚到时,小娇就是觉得不高兴。”小娇的饲养员卿太强,总习惯用“高兴”或者“不高兴”来形容小娇,“我走到哪儿,小娇就隔着玻璃跟到哪儿,它一是想要好吃的、二可能也是看到我,觉得安全些吧。”
同时,小娇对邻里关系的适应,也是它习惯新疆生活的重要方面——因为它的邻居是大猩猩“加库”。
加库,这只懂得早晨出去晒毛毯,晚上再把热乎乎的毛毯夹回房间盖着睡觉的大猩猩,在动物园以聪明著称,而这次小娇的忽然到来,占用了原本属于它的房间、它的运动场,让它颇有些恼火。更让加库“吃醋”的是,它这个猩猩馆里毫无争议的大明星,因为小娇的到来,被游客大大的冷落了。
在小娇刚来到新疆时,加库虽然看不到小娇,但熊猫的气味(对加库来说就是别的动物的气味)让它抓狂——它不断嚎叫、狂躁地在内室徘徊,看到小娇的饲养员卿太强,甚至会隔着玻璃飞脚踹人。
“加库和小娇都需要适应对方的存在。”加库的饲养员余新华说:“虽然它们的房间隔了30米左右,但对动物来说,忽然这么近的范围出现了陌生的、无法看见的‘异类’,可能是比较恐惧的。它们需要一段时间判断、确认自己是安全的。”
小娇在猩猩馆安家后,用了一周左右,小娇和加库这对邻居才逐渐走向平静,小娇开始了正常的进食、玩耍,加库也继续着晒毛毯、为游客表演节目。
“小娇能在一周内就适应环境,也是因为它是见过世面的。”卿太强说:“别看小娇才7岁,他是明星大熊猫骄子的第一个儿子,而且它生性好动、身体健壮、适应能力强,适宜长途跋涉,之前也曾经离开熊猫基地去外地借展,这也是基地挑选小娇来疆的原因。”
住在舒适的猩猩馆、吃着空运的竹子、加上和邻居的彼此“包容”、并且有熟悉的饲养员操着乡音随时陪伴,小娇才爱上了新疆。吃饱喝足后,小娇就开始了玩耍,攀爬梯子、或者在木凳上伸伸懒腰,别看这些不经意的小动作,在游客的眼里,小娇的一举一动都让他们无比兴奋和好奇。
“新疆的游客对大熊猫的保护意识还是蛮强的”在疆四个月,卿太强遇到好几次游客主动爱护熊猫的事,“
有的游客给小娇拍照时忘了关闭闪光灯,其他游客就会提醒‘把闪光灯关了吧,要保护熊猫的眼睛’,如果小娇在睡觉,有的游客敲玻璃,也会有其他游客说‘别把熊猫吵醒了’”。
卿太强说,或许游客的友好,也是小娇喜欢上新疆的原因之一。
熊猫,永久落户新疆还很遥远
4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去了,看着载着小娇的飞机,在蓝天白云间划过美丽的弧线,郝建新松了一口气。
http://photo.lookpanda.com/==10%E6%9C%88==/14/%E5%9B%BD%E5%AE%9D%E5%A4%A7%E7%86%8A%E7%8C%AB%E5%B0%8F%E5%A8%87%E7%BB%93%E6%9D%9F134%E5%A4%A9%E6%96%B0%E7%96%86%E8%A1%8C/5.jpg
10月9日,熊猫“小娇”即将结束在乌鲁木齐的4个月生活回到它的故乡四川。这是新疆第二次从内地交流大熊猫。本网记者 李远新
摄
“请国宝来一次难,顺利地送国宝回家,也不容易。”郝建新说:“估计下次再能请到大熊猫来新疆展出,又得是好几年以后的事了。”
新疆今后会不会引进大熊猫,让国宝在新疆永久的落户呢?对此,郝建新的回答很干脆——暂不考虑!“道理很简单,引进动物,我们首先考虑的是能不能养得活。”郝建新说:“不是说小娇在新疆很好地生活了4个月,我们就有能力饲养熊猫了。”
小娇来疆的4个月,基本是新疆的夏季,尽管气候比南方干燥,但是不存低温的情况,在新疆漫长的冬季,熊猫如何过冬是个大难题。此外,常年靠空运竹子饲养大熊猫,这种成本也是动物园无法承受的。
郝建新表示,目前天山野生动物园展出动物有160多种,这与全国大型动物园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北京动物园展出的动物达490种左右,考虑到游客的需求和动物园的经营需要,引进珍稀动物当然是动物园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但首先是加强自身的硬件建设,目前该动物园正在筹建的水禽馆和品种猴馆。
来源:亚心网
http://photo.lookpanda.com/%E5%B7%B4%E9%83%8E%E5%B8%A6%E4%BD%A0%E6%B8%B8%E5%A5%A5%E8%BF%90/BLOG%E5%89%AF%E6%9C%AC.jpg
支持熊猫基地重建,参加淘宝网店义卖,欢迎光临http://shop35880792.taobao.com/
,还有《熊猫看世界》(限量版)珍藏杂志赠送!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