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命营救:一样的真情,不一样的体验----系列报道七

(2008-06-26 13:43:22)
标签:

杂谈

生命营救:一样的真情,不一样的体验

-----来自四川卧龙抗震救灾一线的系列报道(七)

刘雄鹰 温莉焦玉海

 

大熊猫受到惊吓

地震时,熊猫苑内的大熊猫受到了极度惊吓。成年大熊猫神情不安,到处乱走乱串。幼年小熊猫吓得东躲西藏。亚成体放养圈里的7只熊猫吓得双眼失神,爬到树桩上一动不动。大熊猫“卢卢”受到惊吓,脾气变得很坏,多日不吃不喝,到20日情绪才稳定下来,开始吃竹子。

员工们冒着生命危险,在废墟中寻找一只只熊猫。找到后,对熊猫进行安抚,哄着逗着,然后手抱、肩扛地将大熊猫解救出来。

生命营救:一样的真情,不一样的体验----系列报道七

17时左右,14只去年出生的小熊猫被首批抢救出来。

不久,亚成体放养圈里的7只熊猫被解救出来。多只成年大熊猫被转移到园内安全地带。

生命营救:一样的真情,不一样的体验----系列报道七

因受惊吓,有6只逃出了围栏,后经搜寻,找回了4只。基地还有53只大熊猫。大陆赠送台湾的“团团”、“圆圆”健康无恙。“圆圆”一度失踪四天,让工作人员担心不已。

在熊猫苑“团团”、“圆圆”临时圈舍前,我们见到了这两只大熊猫,他们情况良好。在安全的场所里,两只大熊猫开心地在玩,恩恩爱爱。看到竹子来了就高兴,啃嚼起来。“团团”喜欢追着“圆圆”跑,推挤她,还去抢她的竹子。

“团团”、“圆圆”原来的兽舍已被山体垮塌下来的巨石震毁,已成废墟。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德生介绍说,“团团”、“圆圆”的别墅屋舍当时选的位置最好。地震时,“团团”、“圆圆”在兽舍屋外玩耍,塌下来的巨石没伤着他们,逃过一劫。受惊的“团团”逃到山上,保育员谭成彬发现后,和同事黄智拨开丛生的荆棘,紧追过去。山林里不时地滚落石块,受惊的“团团”失去了往日的理智,乱奔乱窜,人无法靠近。谭成彬留在崖边看守,让黄智赶快跑回叫来兽医。经实施麻醉后,三人将“团团”抬回基地。“圆圆”受到极度惊吓,曾一度失踪,第四天才被李德生和保育人员发现。饲养四年的保育员徐娅琳看到“圆圆”终于回来了,喜极而泣。

地震后,大熊猫“吉妮”被困在倒塌的兽舍里。保育员谭成彬和其它两位同事发现后,立即进行抢救。当时,兽舍旁边垮塌的山体悬崖上不时地落下石块,谭成彬不顾个人危险,冲进兽舍,一块一块地搬开石头。找到“吉妮”后,破开兽舍后窗,在外面两位同事的接应下,将受惊的“吉妮”解救出来。

“吉妮”的得救让大家很高兴。因为这只大熊猫曾是多项世界纪录的保持者。她的妈妈14岁高龄才产下她,她怀孕324天后于去年223日奇迹般地产下了一幼仔,在没有任何行为变化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了分娩并能第一次独自哺育幼仔。作为高龄“产妇”的她,也因此获得了多项圈养大熊猫的产仔世界纪录。

这就是工作的本能

女保育员陈娟,地震时被同事解救到安全地带后,也参与接应运送熊猫。身体单薄的她,来回好几趟去接应男员工从梯子上转移下来的熊猫。最后,熊猫安全地运走了,她却晕倒在地上。

生命营救:一样的真情,不一样的体验----系列报道七

50多岁的保育员老邹,每次将游客和熊猫送上木梯时,都听到妻子在外面喊,向他招手示意快点出来。但他没有理睬。直到游客和大熊猫安全转移后,他才出来。我们采访他时,他说:“地震发生时,我们想的是游客安全和熊猫安全,根本没想自己怎么样。”

为了救护大熊猫,所有员工的手上、脸上多处被大熊猫抓破挠伤,伤痕累累,血渍斑斑。在灾难面前,他们以别人和外国游人的安危为先,以国宝大熊猫的安全为重,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值得敬佩。

灾难当道,凭这些员工们一腔忠诚热血,双脚就是生的希望。他们和熊猫身心相惜,用双脚跑赢生命时速,冲出生死边缘与熊猫共存。

灾害临头,凭这些员工们一副肝胆衷肠,双手就是爱的行动。他们对熊猫不舍不弃不离,用双手掰开地狱大门,从死神手中把熊猫救出。

大勇大爱,写就生命宣言。

卧龙人在危急面前挺身而出,从废墟上挺立起来,用坚强、勇敢和爱心,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人与国宝大熊猫的生死大营救,谱写一曲讴歌生命的动人乐章。

我们为这样的人而感动!

地震发生以来,熊猫苑所有员工都坚守在岗,没有一个离开。

黄炎的家在都江堰,直到18日才和家人联系上,家里人都平安,但房子已经毁坏,没有地方居住。而同样家住都江堰的另一位保育员则到目前为止一直没有和家人联系上。

李伟一直忙于救灾和救护大熊猫,没来得及顾及自己的家,直到21日才抽空给绵阳受灾的老家打电话。

23岁的谭成彬,是卧龙本地人。地震当天,是他家小孩出生满月的日子。地震发生后,他忙于救灾,没顾得上回去看看受灾的家和那可爱的宝宝,一周后才打电话回去。

保育员小谭说,他家就住在卧龙镇花红树村,房子全部垮了,但幸运的是家人都安全,作为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没有为亲人出一份力,每天都是一大早就上班,很晚才回家。

他们与大熊猫情真爱深。因为情真,所以不舍;因为爱深,所以坚守。

我们为这样的人而骄傲!

 

 

 

大勇大爱写就的生命宣言-----来自抗震救灾的系列报道(一)

灾难救援:一样的地方,不一样的场面-----来自抗震救灾的系列报道(二)

灾难救援:一样的地方,不一样的场面-----来自抗震救灾的系列报道(三)

救援行动:一样的哽咽  不一样的心跳-----来自抗震救灾的系列报道(四)

救援行动:一样的哽咽不一样的心跳-----来自抗震救灾的系列报道(五) 

生命险情:一样的地点,不一样的危险-----来自抗震救灾的系列报道(六

 

支持熊猫基地重建,参加淘宝网店义卖,欢迎光临http://shop35880792.taobao.com/ ,还有《熊猫看世界》(限量版)珍藏杂志赠送!

参加网上义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