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救援行动:一样的哽咽 不一样的心跳----系列报道五

(2008-06-26 11:09:24)
标签:

卧龙大熊猫

灾后重建

救援行动:一样的哽咽 不一样的心跳

-----来自四川卧龙抗震救灾一线的系列报道(五)

刘雄鹰 温莉 焦玉海

 

卧龙  我们依然感动

大难面前,点点滴滴,也能让人感动;丝丝闪光,也能把心照亮。

救援行动:一样的哽咽 <wbr>不一样的心跳----系列报道五

 

有个饭店老板,从第一天起,就把店内所有的用具、粮油物资、车辆贡献出来,带上服务员到指挥部伙食组义务服务。16日,他得知姐姐在耿达木江坪保护站遇难去世了,极其悲痛。指挥部领导让他休息,并临时征用了两名厨师来接替他,但他仍然忍痛坚持不下阵地。

有一对姓杨的老人,在沙湾开了个小卖部。地震后,他们把店的东西全部贡献出来。他们在映秀幼儿园当老师的女儿,地震中被埋了三天,救出来后,生命已危在旦夕。经抢救,性命总算保住了,只是从此少了一只手臂。现在他们替女儿照管着不满周岁的孩子。交谈中,听说孩子已经没有奶粉吃了,旁边有人建议他们跟卧龙救灾指挥部说说。这对老人却说,“党和政府,还有解放军救了我女儿,我们很感谢了。现在不能再给政府添麻烦,我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吧。”

卧龙农村信用社的职工李清云,他担心受灾的群众急需现金,只好天天坚守在被震裂的卧龙农村信用社旁边。21日,一名受灾村民急需用钱,他办理了信用社自地震以来的第一笔业务。采访中,李清云忍不住向我们说出了他的痛楚。他8岁的女儿在映秀小学上学,学习成绩很好,可在地震中不幸遇难了。“她真的好乖,平时出门从来不让我买吃的、穿的,只要买书……”他觉得很对不起女儿。“地震后我一直呆在卧龙,守着信用社,连女儿最后一面都没见着……我大娃娃05年生病走了,现在老天又夺走我的小娃娃……”说到这时,这位一脸悲怆的父亲哽咽得再也说不下去。

在卧龙镇政府门口,我们见几个孩子坐在一堆木头上玩耍,便走过去和他们聊天。“我们当时正在上科学课,老师开始还以为是压路机。后来知道是地震,马上打开前门,又叫我把后门打开。等同学都跑出来了,她才出来。”一名叫马小蝶的女孩说,虽然当时同学们都吓得够呛,但都幸运地逃了出来,全校没有一个人遇难。这几个孩子都是卧龙镇中心小学的学生。地震发生后,学校已经十多天没上课了。

卧龙镇中心小学离镇政府不远。这所学校的房子虽然没倒,但都已被震裂,墙体变形。听说我们是来采访的,几位老师迎了过来。

“还没有恢复上课,你们为什么不回家?”

“我们要看守学校。学校的办公用品和学生的书包都在楼里,现在余震还很厉害,都不能进去拿。”一位女老师说话的时候,我们就明显感觉到又有一次强的余震。

卧龙辖区内的7所中小学没有出现校舍垮塌,1200多名学生无一伤亡。镇中心小学共有8个班,242名学生。当时有7个班在教室里上课,1个班在操场上体育课。校长范阳福告诉我们,“地震发生时,教职工都在平房,一会就出来了。有几个教师看见自己的学生还没下来,急得往楼上跑。没多久,各班的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都安全撤离下来。”

几位女老师告诉我们,地震那天,2楼四年级有位学生的脚有重伤,带病上课,授课的女教师吴健疏导出去其它学生后,把他背下楼。音乐课女教师卫建敏,地震刚开始时,她让学生全部钻到桌子底下,后来一看情况不对劲,就赶紧组织学生往外走。她在楼上引导学生,最后一个下楼,还把脚崴了。

“当时震得很厉害,学生们都吓怕了,哭的、闹的,情绪很糟糕。我们几个女老师一人抱几个学生,一个劲地安抚大家说,有老师在,你们不要怕,不要担心!学生情绪才逐渐稳定下来。”地震后好几天,老师们都没有回过家。 全校老师坚守岗位,都在学校守护、照顾或护送学生。

“直到第五天,还有一部分学生没被领走。”一位叫刘光玉的老师说:“只要有一个学生没走,我们就不能走。”

 

 

 

 

大勇大爱写就的生命宣言-----来自抗震救灾的系列报道(一)

灾难救援:一样的地方,不一样的场面-----来自抗震救灾的系列报道(二)

灾难救援:一样的地方,不一样的场面-----来自抗震救灾的系列报道(三)

救援行动:一样的哽咽  不一样的心跳-----来自抗震救灾的系列报道(四)

 

 

支持熊猫基地重建,参加淘宝网店义卖,欢迎光临http://shop35880792.taobao.com/ ,还有《熊猫看世界》(限量版)珍藏杂志赠送!

参加网上义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