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今天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网站的消息,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在汶川地震后地应变异常实时监测显示,汶川地震后121小时内,地应变变化经历了12日至14日3天的异常、15日较为平静和16日7时30分后地应变变化加剧,同时,地应力台站也监测到多个大于4.1级的余震。预计随着5月19日(农历十五)固体潮天文大潮的到来,太阳和月亮的引力影响增大,地应变的变化将加剧,余震可能也会增多,目前仍在继续监测。
据中国地震局数据显示,截至18日8时,自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04秒至今已监测到4级以上余震149次,其中5级以上24次,最大6.1级。
中国地质调查局监测显示,自5月12日以来,余震总共释放能量约相当于7.8地震能量释放的一半,主要集中12至14日3天,占总体释放能量的99%,15和16日2天仅占总释放能量的1%左右,表明余震能量释放将急剧减少的趋势,但16日后能量释放略有增加趋势。
来自国土资源部最新消息说,目前国土资源部在四川有12个专家组近200名地质专家在灾区各地,对公路沿线,重要乡镇等因地震诱发的崩塌滑坡堰塞湖地质灾害开展调查,以防这种次生灾害再次伤人。
据四川省政府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四川省共有21处堰塞湖出现险情,其中18处堰塞“悬湖”对下游地区的城镇构成了严重威胁。
国土资源部和中国气象局今天联合发布的地质灾害气象预报显示,预计,今天四川地震中心附近的北川县、茂县、汶川县、理县、小金县东部、宝兴县、天全县等地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提请当地居民和抢险救灾人员注意防范地震余震和降雨造成的地质灾害,尤其要特别注意防范地震余震可能引发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