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整形外科工作三十年(自传连载)(五)——逐步适应民营医院

(2014-12-14 15:29:07)
标签:

整形

美容

工作历程

传记

陈继革

分类: [原创-成长篇]

我的整形外科工作三十年(自传连载)(五)

——逐步适应民营医院

         1999年5月正当一曲《常回家看看》唱红全国时,我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离开了家乡,开始了漫长的民营医院生涯。

http://s6/mw690/001vpysdzy6OloFuHM935&690
    初到大连虽然这里的空气好,城市整洁,但我已无心去感受这里的城市美景,考虑的都是如何从头做起、如何适应民营医院。很多吉林退休在这里工作的老乡闻听医院来了一位三十几岁在国有大医院辞职来此上班的都用一种异样的眼光来关心我、慰问我,他们有的开门见山“怎么能辞职呢,太不冷静”,“这里人员流动大呀,很多人干不了几天就走了,我们都是退休的也就无所谓了”,有的则是欲言又止,这使得本来就有些不安的我,更是一头雾水了,难道这里不好吗?难道......?我开始警觉了,遇事也不像在原来医院说话那么随意了,处处小心,毕竟我的铁饭碗没了,现在是寄人篱下啊!虽然来时签了一个五年的合同似乎有保障,但看到那些老同事说话做事谨慎的程度,我也有些不寒而栗了。

    这个医院的院长是我的老校友,年长我很多,对其他员工严厉无比,但他知道之前我的合同里是有“副院长”头衔的,是在我签合同时明确要求不当,否则不签才来的,所以他还是处处比较给我面子的。

    初涉民营医院感觉与国有医院区别太大了,在这里白天没事时也不敢看报纸,由于医院改建尚未完善,虽然我是自己一个房间,但是没有独立的卫生间,夏天洗浴很不方便,房间里配套的空调、电视还没有,业余生活极其枯燥,只能是晨练时买一份报纸留到晚间看。我是个球迷,记得那年正是世界杯预选赛,下班后我在大厅看电视,几位好心的老乡偷偷的告诉我“你在这看电视如果被院长看见就完了......!”我听了以后几乎是有点愤怒,心想,电视不是给人看的吗?我又不是工作时间,我还年轻如果都像你们似的我会憋疯的!多功能厅还有那么多运动器材,没人敢去用,记得老板请我来参观医院时和我说下班后这里的器材都可以用的,怎么来了就变样了呢!难道那些都是摆设吗?那段时间我很怀念国有医院、也很想家,我经常唱的歌是《常回家看看》、《父亲》、《囚歌》,内心感受呀!我的行李几乎是保持动态平衡,也就是说每次从家里回来多带回一件衣服,肯定也要带回去一件,始终保持行李随时拿起来就可以走——随时放弃这份工作。毕竟有合同呀,那时年轻对合同看的很重,感觉就像卖身契。后来院长知道我的意见后,就网开一面的单独开了一个VIP活动室供我们这些住宿舍“专家”级的员工下班后休闲,老同事们都说借我光了。

    渐渐的适应了这里一些,每次回家看看亲朋们都是那样的倍感亲切呀,每当看见原单位介绍我下海的那位同事都是嘘寒问暖,也总是替我捏把汗。后来,长春有两位干的不错的民营整形机构老板还专门去大连找过我,都是说没想到我能辞职下海,如果知道怎么也不能让我离开长春,他们意图也都很明了,“回长春吧,给你股份,这面合同涉及到违约赔偿我们赔,如果不要股份,他们给你什么待遇,我们也一样给你什么待遇”,这时我才意识到我是“人才”啊,我还没到了离开这里就到要饭的程度啊!知道了这些心理有底了,只要努力工作就行了,要对得起老板给的这份工资,但也要对得起良心,做人总要有底线的,合同尽可能善始善终,实在不行大不了不干了,回家!

    心理压力减轻了的,工作累一点我不怕。科室组建医院同意我的意见,先安排两个住院医配合我,一男一女,最好都是书呆子类型,为减少人员开资有住院病人暂时寄放到骨科,根据业务开展情况适时独立病房。说道书呆子类型住院医,院长有点异议,我说我的学生当中学会一些手术就可以吃饱饭了,头脑灵活一点的有些就跳槽了,院长的回话让我真正的感觉到体制的差异导致观念的不同了,“民营医院是用人的地方,不是培养人地方,需要什么人我们去国有医院挖”,在国有医院每天的工作都要兼顾医、教、研!尽管如此,我还是尽可能的教会他们一些,每当有大手术时我还组织他们俩做术前讨论,目的是让他们尽量多学到些整形知识,有住院病人我也会按着原来的模式教学查房,其中一个住院医还在有限的时间内在核心期刊发表了论文,另一位到现在为止也在受益那时教给他的东西。

    刚到在民营医院接触最多的两个词是“营销”、“绩效”,也是我最不爱听的两个词,但是体制不同了就要适应。在国有医院是等米下锅,在这里是找米做饭。由于刚到异地,了解我的人不多,医院为了运作恢复成综合医院也不敢宣传整形科,我只能在内部员工培训通过他们宣传,同时开拓市场范围。医院是大连高速公路出口的第一家大医院,急诊外伤特别多,那段时间里几乎涉及到面部外伤的在排除颅脑损伤后都由我们处理,这样一来本来夜间一般没事的整形科也忙起来了,那两年比较严重的颜面撕脱伤、头皮撕脱伤、面部复合贯通伤做了很多,在大连颜面外伤修复还有了名气,很多面部外伤的都来找我们做修复,那些严重外伤的病人手术前后照片直到现在看着还很有成就感呢。

    尽管如此,每逢月末医院的科室绩效点评还是有压力的,加之耳濡目染的医院人员流动之大,有的专家来时候轰轰烈烈的欢迎,但是干一段时间如果达不到老板的期望值,走的时候也可能会很惨,前后反差呀,这就是民营医院吧!我是个不服输的人,为了更大的美容市场,我找老板据理力争要求履行他的承诺——给我宣传,老板和我讲北京的市场大,你去北京吧(这时老板已经开四家医院了,在北京也有医院),权衡利弊后,就这样离开了工作两年的大连,开始“四海为家”的第二站——北京。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