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月间,我们I Do基金联合中华环保基金会发起了“I
Do幸福林”环保公益活动,先后在上海、成都、武汉、北京、哈尔滨五地发动500对情侣种下了五片幸福林。媒体朋友们都在问我,I
Do基金为什么会转向关注环保公益?其实对环境问题我一直都很关注,越来越严重的雾霾只是促成这个项目实施的一个契机。
记得以前看过一本书叫《寂静的春天》,大约出版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作者讲述了因农药的广泛使用,从根本上改变了自然界中的水和土壤,让致命的微量毒素,通过生物链吸收,被一级级放大,最后到达人体,引发人类的各种健康问题。事实上,我们国家经历了这些年的快速发展,水和土壤的污染已经非常严重,无论是乱砍伐导致的沙漠化现象,还是化学污染导致的毒大米、毒鱼的问题,都在处处提醒大家,我们的生存环境已经严重遭到了破坏,各种环保行动,都迫在眉睫。空气污染问题的加剧,更让每个人无法逃避现有生存现状。所以,我希望I
Do基金在救助儿童之外,能够拿出一部分精力来做一些环保公益,为后辈们能继续在鸟语花香中健康成长尽一份自己的责任。
在众多环保公益项目中,为什么选择植树这件事?一个原因是前面提到的,我们的环境现状已经让人无法忍受。另一个是,我们希望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更具未来意义和价值的公益项目上,希望能通过自身的行动影响更多人去行动。
那么,种一棵树对改善我们的环境究竟有多大价值?有位美国环保专家曾经对一棵树的价值算了一笔账,他说,一棵树如果按50年寿命计算,释放出的氧气价值3.125万美元;防止空气污染价值6.25万美元;防止水土流失、沙化及增加土壤肥力产生的价值为6.875万美元;为鸟类筑巢栖息,促进生物多样性产生的价值约合3.125万美元;创造的生物蛋白质约合0.25万美元,五项约合19万多美元。还不包括美化环境、调节气候、开花结果产生的价值。正如罗斯福总统曾说:“没有孩子的家庭将没有希望,没有树木的国家同样没有希望。”
我们“I Do幸福林”主张为爱种希望,以小爱带动大爱。I
Do基金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儿童方面的救助,现在开始把目光投向环境保护。第一次发起这样的大型环保公益项目,除在我们有限的能力范围内去做这件事之外,更希望能够利用这个平台,号召更多有爱心的情侣以及家庭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来。所以,无论从当下出发,还是谈及对未来的意义,种树都是一件非常造福子孙后代的事,同时,是可持续性的。做这样一个项目的核心是“爱和希望”,这跟I
Do品牌价值观非常相似,I Do作为一个情感品牌,一贯主张爱的承诺和行动。可以这样说,I Do幸福林项目对“I Do基金”以及I
Do品牌的发展都意义非凡。
同时,我个人认为,一个人存在的价值,不在于他做了多么大的事,而在于他为社会创造了多少有益的价值;一个品牌的价值,不在于它成就了多少财富,更在于它带给人们的想象和希望,或者是实实在在能让人从中受益;一家企业的价值,不在于它规模有多大,而在于这家企业承担了多少社会责任。当一家企业或品牌只惦记眼前利益,不顾及对未来和对世界的爱,就会逐渐失去自制力和预见,人们会在创造某些东西的时候导致对自身的伤害。
迈克尔•波特曾说,现代企业必须将商业与社会重新整合到一起,从过去“企业社会责任”的固化模式,切换到一个新的整体性引导框架——共享价值。商业之所以成为商业,并不因其慈善捐赠,而是因为商业是应对各种社会紧迫问题最强有力的力量。我们希望成为创造共享价值力量中的一部分,实现作为一个人、一家企业和一个品牌的最高价值。可以说,种一棵树是我们走出的新的一步,希望通过这一步,让更多人享受到企业发展的成果,创造新的共享价值。同时也希望社会各界朋友和每一个有爱心的家庭,与I
Do基金一起,在这条路上长久地走下去。
原文刊发于《慈善家》2014年6月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