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仅仅是开幕式

(2012-07-29 22:18:08)
标签:

李厚霖

伦敦奥运

开幕式

火炬点燃

奥运精神

杂谈

分类: 乐者无畏
不仅仅是开幕式

只要看过08年北京奥运开幕式,就很难不拿伦敦开幕式和它相比。白天翻看微博,发现从画面到音乐,从预算到安保,甚至孔子到憨豆,几乎都轮番讨论对比了遍。更看到一则笑话,说一哥们看完激动难抑,当即更新微博说,“万万没有想到这么大的盛会,最后压轴居然唱了我们孙燕姿的歌曲<Hey Jude >!真是华人骄傲!燕姿真棒!”……

开幕式很特别,像是一个伦敦独特的戏剧艺术,田园牧歌、圈地运动、007、憨豆先生、哈利波特、彼得潘、披头士,我们看到了英国独有的乡村文化,以及东道主不同层次的人民,从女王到工人、护士。而和以往每一届开幕式不谋而合的是,它不仅是一个开幕式,更是一国历史、文化与实力的写照。

不仅仅是开幕式

不仅仅是开幕式


如果说北京奥运抓"眼",伦敦奥运则抓"心",返璞归真把人类近现代史白描给你看

   不仅仅是开幕式



不仅仅是开幕式

憨豆和伏地魔的出现,唤起了场内外多少人的共鸣

 

当然,因为有了08年北京开幕式的铺垫,它也注定会成为一个万众期待、集最多肯定与讽刺的开幕式。毕竟,前者拥有着全球1/5的网民数量。

曾经陆续听到过很多声音:

在还没有开幕的时候,伦敦居民被告知尽量在家中通过电视收看奥运会,不要去乘坐地铁,挤占公共交通;

火炬在传递过程中传说不小心熄灭了几次;

奥组委的大巴司机不认识去奥运村的路,带着一些国家的代表团提前游览了伦敦的街景;

因为地铁要下班所以奥运会开幕式要提前结束,让退场的观众能够回家。

在大家讲述一个个“笑话”的过程中,我反倒看到了逐渐被放大的人性一面。随性、热闹,就好。

伦敦已经是第三次作为奥运会东道主,奥运对这个城市来说,少了当初的激情,却多了不少其他的含义。或许经历者都不会忘记上一次的伦敦奥运,受二战影响,1944年伦敦奥运被迫中止;1948年,继续在伦敦举行。但战后的经济、贫穷已经让这个国家无力承担。那是一场限量吃饭、运动员自备干粮的伦敦奥运,那也是一场政治意味非常浓烈的奥运,德国被排挤,日本受歧视。今天,对于持续受到欧债危机影响、经济萎缩不振的英国,情境竟是如此的相似。

但英国仍然非常、非常希望通过主办奥运会的机会,推动经济复苏。由英国劳埃德银行集团进行的一项研究报告认为,到2017年,英国经济从奥运会当中得到的收益总额为165亿英镑。而奥运会结束后5年内得到的收益将占到总收益的三分之一,也就是50亿英镑,而且奥运会所带来的“欢乐效应”会让民众情绪高涨,带动消费开支的增长。

当奥运和经济放在一起,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呢?

或许在经济及其他因素的推动下,奥运已经很难维持一个单纯的体育竞技场,它所带来的影响也远远超过了一种体育精神。它曾经作为过政治联姻的场景,也可以作为一个国家推动经济的力量,甚至一个对外形象的窗口,国力的展现。但对于运动员来说,对于每一个参赛者来说,信仰的只有“更高、更强、更快”,没有肤色差别、没有种族歧视,没有国力强弱,只有高度、秒数、姿势……不断挑战自我,不断接近梦想。我欣赏这种纯粹的奥运极致精神,当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能秉承这种纯粹的极致精神,一定会风光无限。

只有不断的挑战自我,才能超越自我,希望场上的运动健儿,再一次突破自我,挑战自我。人类对梦想的追求是没有极限的。


不仅仅是开幕式

保罗·麦卡特尼压轴出场,激励一代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