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日前发表讲话,认定:2009年上半年住宅尤其是高端住宅市场火爆,主要是因为“钱松地紧”。他进一步分析说,“钱松”导致需求旺盛(既包括刚性需求,也包括投机需求),“地紧”导致供应不足。
为什么会出现“钱松地紧”?有人说,这是政策调控的结果,是政府之手在起作用。国家控地,地方政府可供地审批权在缩小,造成物以稀为贵的“一地难求”的卖方市场,于是乎地价飞涨。地价与房价是龙云相依的关系,地价涨,房价肯定也会涨,而且涨幅会十分明显。在这种态势下,要求土地供应量加大,希望地价下调,成为房地产行业一边倒的呼声。土地供应量不足,造成新盘开发量不足,新盘开发量不足,导致楼市供需失衡,供需失衡必然导致房价上涨。依此类推,政府变成了高房价的真正推手。这种观点是不是成立,有待商榷。但加大土地供应量,降低开发企业的土地成本似乎是很有道理的。
“钱松地紧”的现象是不是政府造成的?把这个问题先放在一边,但“钱松地紧”确实能起到抬高地价的实质性作用。地王频现,地价增幅最多达200%的疯狂效应,最终收益最大的自然是政府,但倒霉的不是开发商,而是终端客户。因此,平抑房价,要从加大土地供应量,平抑地价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