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出书
(2013-10-08 13:01:20)
标签:
这些年艳阳天写博冷水老公杂谈 |
从2008年开博以来,虽然不是日日耕耘,却也积累了近900篇文章,除外少数转载的,加上一部分未发表的,也算高产博主了吧?
有博友私下撺掇我出书,说那些好文章不出版有些可惜了。看到一些博友先后出书,我在出版界的朋友也一直鼓励,不能不说对我诱惑不小。记得小时候真想当个作家,至少争取在报刊杂志,文学期刊发点啥,文字变铅字,那是多么荣耀的一件事啊!
收拾旧物的时候还看见年少时的稿纸涂鸦,有命题作文,有发泄情感的杂文,也有因为工作任务发表在科普杂志上的科学读物。如今看上去真是小儿科,算不上文章。几十年的斗转星移,商海沉浮,我对发表文章早已没了热情,无欲无求。
开博的初衷也是在朋友的影响下小试牛刀,想看看给我一块地能不能种出点萝卜青菜来,更重要的是我找到一个情感宣泄的窗口,让我把思念、回忆、感恩、愤怒随性随时释放出去。
有朋友劝我把博文整理结集出版,我觉得这主意不错,到时候起名为《女狂人日记》、《京城怨妇》、《帝都看花》。大名小名闹了一遍,还是想不好如何在我已有的千文中择优录取,更不知道如何分类。
想起小时候语文课要求对课文分段、写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这是我最不拿手的活儿,总是除第一和最后自然段外,中间部分乱分,因为理解不同,常常纠结,那时候就腹诽作者,做那么多铺垫,绕那么多弯子,给读者下套累不累啊!后来学习英文写作,发现中西方思维方法不同,西方人是开门见山,上来第一句就是该段落的中心思想,先写结论,再给论点论据补充说明,貌似比较容易读懂理解作者。
我还记得自己小学刚开始读大部头小说的时候,浩然的《艳阳天》,第一句就是“萧长春没有了媳妇”,“儿子小石头”,“蕉家的独生女,蕉淑红……”,其实故事很老套,帅哥带个没娘的儿子被未婚美女看上了,但那时代是不讲“爱情”和“性”的时代,恨不得人都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六亲不认。但我记住了那部小说,记住了书中的主人公。为了萧、蕉的爱情,我还躲着父母偷偷地慷慨洒泪。
那年月谁想过出书,出一本自己写的书?谁又想到如今书山书海无边无际?谁又先知先觉预料到高科技网络信息铺天盖地无纸虚拟超越纸质媒体的转播功效?现代,只要你愿意就可以码字,就可以瞬间传遍五湖四海。文字似乎不值钱了,作品也随之不尊贵了,那么作者呢?作家呢?沧海一粟。
那天回家和老公说,朋友劝我出书。老公说,出什么书?我说,博客啊!老公一如既往地给我头上浇了一盆冷水,说:博客里的文章只是素材而已,你要花很大的功夫整理、重写才能出书,等五年以后再考虑吧。和他生活了这么多年,我早习惯冷水浴了。我清醒明白,他说的有理。
我作为一个非文字工作者,写博只是消遣、旁门左道,随时涂鸦,心不静,文不精。我需要沉淀,需要到心平气和,心无旁骛的时候,如果真有那一天,我还能敬畏文字,还愿意下苦功,我会整理这些年积累的博文素材,潜心修订,作为一个工程来完成出书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