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喜欢电影?
(2012-02-28 10:35:21)
标签:
娱乐中国奥斯卡颁奖典礼电影故事影片杂谈 |
分类: 闲言碎语 |
看了84届奥斯卡颁奖典礼,有人说这是美国的春晚,而且美国的“春晚”越办越像中国的春晚了,莫不是中国的影响力日益强大,连美国学院派都受到了冲击?
我还是一如既往的喜欢奥斯卡颁奖典礼,喜欢看那些新老帅哥和美女,喜欢那幽默的语言、美妙的音乐和华丽的场景。虽然知道奥斯卡也有政治,知道获奖名单也有猫腻,但还是喜欢那感觉,与中国的春晚相比绝不是一个级别。
我为什么喜欢看电影呢?有时候我会思考这个简单的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我对电影的选择标准、喜厌类型一直都在变化,随心境、随时代、随激素水平而不同。
我看电影最投入的时候往往是我内心纠结、情绪低落、感觉寂寞的时候。喜剧题材的影片让我忘记烦恼,调整心态,娱乐其中。看悲剧题材的影片,让我为悲剧人物而忧、而泣,忘了自己的忧伤,甚至于感到自己的生活比影片中的悲欢离合要强很多,自己那点悲哀算不了什么,自己创造出的那种孤独感完全是自寻烦恼。
电影化解了生活里的不快乐,消磨了独处的时光。每个电影故事都会带给我一个不同的世界和一个看世界不同的视角。也许,只有满足了基本物质生活后,人们才会有时间去追求精神生活,才会去探索更高、更深层次的人性。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是要靠时间的推移、靠拥有基本生存条件、靠具有从物质生活升华到精神生活的追求。一个为生存温饱而奋斗的人是很难对电影有着广泛的涉猎及深刻的理解。
电影比小说要短,比肥皂剧要精练。电影故事就像我们为一部长篇小说做个中心思想的提炼,要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音乐、影像,通过语言、文化充分展示给观众一个世界,一个时代,一段人生,一种理念,让人们去体会,去思考,去学习,去诠释,去感知、去接受或者拒绝。
电影也可以不用心去看,“看”的过程可以充分放松自己,可以只是用五官在接受接收,让大脑完全处于空白。电影是我们忠实的伴侣,我们可以肆无忌惮的挑选,可以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甚至想骂就骂。我们有看不完的影片,也有看不腻的片子,这样的忠诚度超越了任何一种人际关系。这种精神的对话,感情的交流,时空的穿越,乃至物种的同一化,电影带给我们的是全方位、N维世界的、从心理到生理的冲击和享受。
小说也是我的最爱,但电影的直观性是小说不可替代的,通常我会看完小说再看相同的影片,或者反之。小说是靠文字和我们的理解来展示人生的真善美,也许,小说中主人公们在读者脑子里有不同的投影,我们对美的想象不同,对感情的理解有别,对行为方式的感知迥异。而电影却相对固化了人物的形象与声音,让我们不得不统一思想,去接受导演的理解与审美标准,随之再用自己的感官去横挑鼻子竖挑眼。
奥斯卡颁奖结束了,众多的提名影片又要成为我的精神大餐,除此之外,没有在奥斯卡提名的影片,还有一些国产的影片也会排山倒海地涌现,我有什么理由去拒绝这饕餮的大好时机呢?又不需要减肥,狂吃海塞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