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变态

(2011-07-21 15:44:45)
标签:

顾长卫

《孔雀》

最爱

立春

蒋雯丽

分类: 闲言碎语

  “我有病!”

  “我浑身上下都有病!”

  “我从小到大都有病!”

 

  说这种话的人有,持这种心态的也人不少。让人感觉有病是一种特权,有病是一种自卫,有病是一种炫耀。仿佛是我有你没有,我可以你不可以。

 

  从观看《最爱》开始,又找来《立春》与《孔雀》,顾长卫的视角,或者说是顾长卫镜头表达出的人性是变态的,病态的。令人压抑,心里沉沉的要窒息而死。

 

  有时候人生就是这么阴暗,爱得狭隘,爱得不公,爱得鸡贼。爱失去了美妙,失去了安全,失去幸福感。爱也可以伤害,可以摧残,可以杀人。

 

  最初艾滋病的中文翻译就是“爱滋病”,看起来像是因为爱才滋生了病,这种因爱而生的病还是不治之症,患者一步步受尽疾病折磨后清楚的走向死亡。谈“爱”色变,名副其实。也许这种望文生义的翻译实在惹是生非,后来以“艾”替换了“爱”。

 

  《最爱》的观众们应该都有自己对“爱”及“艾”的解读,大腕云集的演员阵容分散了我不少的注意力,常常会因突然反应过来是哪位演员出镜而忽略了剧中人物及其事件。不知道农村真有这么在乎那红本本的鸳鸯没有,一遍遍渲染那大红的结婚证,觉得过了,太做作了,就像一遍遍地说“我有病!”一样变态。

 

  《立春》里蒋雯丽的扮相让我佩服得不行,王老师竟然这么丑,还这么自尊,同时又如此卑微。记得《简爱》里琼·芳登扮演的女主角时说到:“你以为我穷,不好看,就没有感情吗?”有观众说,要是她长得还不好看,那就没有好看的了。相比之下,蒋雯丽的扮相及表演要现实的多。影片中王老师不断地自欺欺人,心理变态,蒋雯丽拿捏的有板有眼,演技与对角色的理解真是不错。

 

  《孔雀》实在是一言难尽。故事将爱的种种表达形式一一展示给我们,溺爱、愧爱、偏爱、错爱、恨爱等等。扭曲了的父母的爱,懵懂少年的爱,恨铁不成钢粗暴的爱,青涩无知单纯的爱,功利交换来的爱,同病相怜手足情的爱。

 

  看完影片我心中还是压抑了很久,故事里的人物大多都有病,一目了然的是脑病后遗症的傻大哥及娶回来的农村跛脚媳妇。因孩子后天残疾而内疚的父母严重偏爱着傻老大,忽略了或者是所剩无几父母之爱冷落了另2个儿女,这也是多子女家庭的通病,何况这又是一个文化不高,经济拮据的家庭。越穷越生,越生越穷,仍然是当今社会的不治之症。

 

  《孔雀》的时代背景我是经历过的,非常熟悉,感到很亲切,却又很沉重,要是用简单的词汇来表达对该影片的感受的话,就是无奈加变态。也许以《孔雀》为题就是要说的是孔雀开屏的正面是那么高贵、绚丽、浪漫,而转身的背面却是那么丑陋、单调、灰暗吧。孔雀——绝妙的对立统一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不被绑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