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十八)——老年饭票

标签:
北京市饭票十万个为什么身价不菲粮票 |
分类: 人在旅途 |
票证时代过去不短时间了,说到凭票买粮食、副食品,80后的孩子已经听不明白。为什么买豆腐要凭本呢?这是80后提出的问题,对于这种弱智问题,俺们绝对提不出来,倒不是因为俺们智商高,学问大。
当年读大学的时候,食堂的饭票可是带钱的,二两粮票可以买个馒头,不需要再另付钱,因为饭票里已经含了钱。现在的大学生用一卡通,只要充值就可以在校内消费,买饭、买水、买食品杂物等都可以使用,已经没有粮票的感念了。饭票是纸质的,使用起来既不方便,又浪费资源,如今只有酒店、宾馆、会议活动场所还可以见到。
上次博里提到的老年饭票,如今俺亲眼看到才知道俺那是叫的俗名,官方称为“北京市市民居家养老(助残)券”。
自从二老有了这券,怎么花?去哪儿花就成了问题。幸亏近期政策放宽了,当年的花不出去的饭票可以带到下一年去用,要不非让二老上赶着天天买包子、鸡蛋饼,或者去附近那个粥铺腐败,因为只有有数的几处消费点认这种代金券,而且均不设找赎,多了不退,少了可以补交现金。
按说补助老人是个受欢迎的善举,可为什么不直接发放现金呢?莫非是怕老人得了现金舍不得花给了儿孙?要么是怕老来糊涂都跑去买了保健品?不惜成本做成饭票以达到专款专用的目的?再或者就是为满足首都形象工程的需要?俺快成十万个为什么了。
总之,这饭票的发行量与流通性都有限,或许可以作为证券的一种收藏新品种?等着N多年后升值。呵呵,忽然觉着自己够精明,俺混到领这种饭票的时候,俺收藏的这第一版饭票或许都像这油价一样日新月异,身价不菲!
顺便吆喝一句与饭票无关的话,这话主要是说给村姑听的:油价今儿零时起又涨了0.37元RMB每升,还好,以这个速度调整,离10元每升还有5跳左右吧,假如是2个月一涨,年底前突破10元的可能性不大了,除非发委的步幅、频率赶上飞人刘翔了。唉,俺同时相信神马奇迹都是可能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