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我忽然迷上了羽毛球运动。基于多年的运动基础和与生俱来的运动天赋,球技、球艺都迅猛增长,当然,更重要的是舍得时间的投入,逢场必到,有机会就连场。开始对球技的追求高于一切,渐渐地到了一定程度,似乎就进入高原状况——进步不明显了。这时的我,已经有了几个“球圈”,交了众多球友。有时心血来潮,很想写写这些个性突出、学历不等、阶层不同、经历各色的球友们,他们给我的快乐和帮助真是一言难尽啊!
昨天刚和最“铁”的一群哥们打完球,并常规去吃饭、喝酒、闲聊。这伙人聚在一起打球已经有4-5年了,我是后加入的。大家都是同学的同学、朋友的朋友、同事的同事,固定人数6-7个,流动人数是5-6个。我作为“队医+财务”,负责收钱和交场租、球钱,因此,对人员流动和收费状况了如指掌。人多时,可以2月收一次费,人少时,个别慷慨队员会稍微多交点费,但这种情况似乎已经绝迹了。
开始打球时,我是和一些中学同学聚在一起,每周打一次,不到一年,就剩下我一人,不得不到处拼场。后来,在发小的引荐下加入了现在这个球圈。这个圈子是清一色的光头,他们的组织已经有近2年的历史了,每周打2次球,坚持的不错。我的球技在他们眼里实在太小儿科了,从他们的态度里我能感受到一种“带你玩”的怜悯。
有一天,他们其中的一位不慎扭伤了脚踝,我为他做了紧急处置,后来他从专业队医那里得到证实,我的现场处理非常到位。从此,全队人员开始对我刮目相看,让我当了名副其实的“队医”。无论大事小事,自己的病,亲属的病都要向我咨询、求助。
又过了半年,他们忽然发现我在他们中间已不再是“弱者”。我的球技突然有了飞跃,他们不能对我肆意攻击了,而且稍不留神,就会吃败仗。这时候球场上的PK就增加了乐趣,一种“须眉”不能输“巾帼”的悲壮情绪引导着他们开始认真对待每次的较量。1-2
年后,连我们的“教练”都开始感慨我们的进步今非昔比,并赞叹我们所有人都学会用“脑子”打球了。
友谊的威力真是难以想象,不论在哪里,友谊都能带给我们力量、温暖;都能使我们积极进取、快乐健康。我们中的许多人都幻想着:到我们老了,大家可以住在一个大四合院(农家大院)里,可以分男女宿舍,有公共的游泳池、羽毛球场及其他娱乐、休闲场所,大家相互照顾,把各自的养老金交到柜上,过大家庭的生活。并准备一辆救护车,我仍然做他们的医生。这个计划始终在他们中间酝酿、美化、完善着,其中有的还在不断地寻找实现的机会。
与这些球友在一起,真是快乐无边,我经常被他们的“童言无忌”、相互调侃搞得腮帮子酸痛——合不上嘴的缘故。转述其中一位的话:“乐得鼻涕泡都出来了!”。他们真是一群富于幻想、童心未泯、可爱有趣的大男孩啊!
加载中,请稍候......